通化民營經濟觀察⑪|生於斯,長於斯,更願報於斯

“一群人、一件事、一條心、一起拼、一定贏!”通化市人大代表企業家經濟發展促進會會長、修正藥業集團黨委書記修來春說,這就是通化市人大代表民營經濟促進會的宗旨。
2024年,通化市新增“四上”企業40戶,新登記經營主體1.5萬戶,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修來春表示,通化市民營經濟發展步入了新的春天,而春天才剛剛開始。“我們經促會把通化市的企業家聯合起來,凝企聚力,為了民營經濟發展這一件事,一起拼搏,助力通化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就在剛剛過去的2月,民營企業座談會在京召開,我們倍感振奮。修正藥業作為在通化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根在通化,發展在通化,貢獻也必將在通化。”修來春說。
2024年,修正藥業再度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這與修正藥業深入推進轉型是分不開的。
近年來,修正藥業在通化市投產中藥智能工廠,目前已經實現制造過程、信息採集、質量管控、遠程監控等全流程自動化生產體系,制造工藝與自動化水平大幅提升。
走進修正藥業通化正源廠區,空氣裡散發著一股淡淡的中藥香氣。在中藥提取車間,數十台十幾米高的鋼鐵藥罐矗立在車間中,整個車間員工寥寥無幾。
中藥提取車間主任王明鑫緊盯數字大屏,“這裡相當於我們中藥提取車間的CPU,也是核心,盯住這裡就不會出錯。”
王明鑫介紹,2022年,中藥提取車間正式投產運營,實現了由傳統制藥技術轉型升級至智能制藥技術,中藥提取不再是大家印象中的人工熬制場景了,而是生產全過程在線控制、自動化、數字化生產。
“原來提取過程中溫度高了、低了,火候長了、短了,都得通過老技術工的‘望聞問切’去判斷,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藥物提取的精准度。”王明鑫說,現在,新工廠建起來后,這些問題再也沒有了。車間滿負荷運行狀態下,日均可提取20噸中藥原材料,隻需要20名工作人員,生產效率、精准度成倍增長。
過去,提取后的中藥殘渣隻能干燥后當做燃料。如今,修正藥業又玩起了“新花樣”。“現在的中藥殘渣還可以變廢為寶,成為生態食用菌的‘肥料’。”
目前,修正藥業已經成立兩家人參產業公司,在通化正源廠區,由中藥殘渣作為食用菌“肥料”培育出的金耳年產量150噸,已經被研制成人參金耳羹,即將面向市場。
“在通化發展多年,是政府各部門的支持和幫助,讓我們走出通化、走向全國。”修來春說,未來,我們也將與通化市的企業家聯合起來,共同助力家鄉發展,讓山城通化更加美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