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農高會舉行
國家農高區“爭奇斗艷”
農高會上展出的農機吸引了參觀者駐足。 |
在陝西楊凌進行的第31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上,包括內蒙古巴彥淖爾、江蘇南京在內的多個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都設置了專門的展位,各示范區在楊凌農高會上“爭奇斗艷”“各顯神通”,給展會增添了一道別樣的風景。
走進巴彥淖爾展區,大小長短不一的兩類“膠囊”首先躍入觀眾視野。它們分別是由巴彥淖爾內蒙古基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羊瘤胃膠囊和牛瘤胃膠囊。
“瘤胃膠囊是一款安全環保材料設計構成的高性能長周期生物特征採集設備,通過對反芻動物進行生理數據採集,我們能對牛羊發情、懷孕和健康狀態進行實時監測。目前,這些設備已經在1萬多頭牛羊身上正常運行。除了內蒙古外,貴州、新疆、山西和陝西都有我們服務的客戶。”這家公司項目經理劉興發說。
經過當地科研人員的10年攻關,巴彥淖爾“華蒙肉羊”於2023年12月通過國家審定。“這種肉羊肉質鮮美,體格較大,我們解決了傳統肉羊一胎一羔的瓶頸,讓肉羊實現一胎五羔。”巴彥淖爾國家農高區管委會副主任郭慧卿說,“我們還加強了對肉羊副產品——羊尾的科研攻關力度,用羊尾油做火鍋底料,從羊尾中提取羊脂素做嬰幼兒護膚品。”
目前,巴彥淖爾國家農高區已經擁有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6家。2023年,巴彥淖爾國家農高區實現產值149.13億元,預計今年將實現產值184.2億元。
而作為長江以南目前唯一的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南京國家農高區則重點打造科技創新集聚區、生物農業產業集聚區和農產品加工產業集聚區。“農高區所在的白馬鎮有種植藍莓和黑莓的歷史,我們區別於北方國家農高區關注的大田農業,主要做林果業特色的農產品,我們立足於長三角,在建設過程中更注重做農業頭部頂端的科研。”南京國家農高區工作人員楊世賢說。
據介紹,南京國家農高區與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合作,成立了白馬未來食品研究院。“食品企業對技術改良升級的訴求非常迫切,我們以農高區的身份來引進科研單位,然后招商自建食品產業園區,保障相關食品企業可以直接‘拎包入住’。”楊世賢說,企業可以發布技術需求,研究院也可以將最新研究成果直接與企業對接,讓科研成果不再“躺在書架上睡覺”。
參加農高會,讓楊凌的“兄弟”農高區收獲滿滿。郭慧卿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展示的一種葵花苗育苗技術讓她印象深刻,她想邀請楊凌的科研力量去巴彥淖爾走走看看,讓當地的向日葵產業鏈更豐富。楊世賢說,楊凌的區校融合發展經驗值得南京國家農高區學習,他們未來也想在中國江蘇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辦出與楊凌農高會影響力相當的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
吉林省鴻翔農業集團鴻翔種業有限公司位於吉林長春國家農高區,前來參展的該公司陝西區域銷售代表尹成龍表示,農高會上有很多專業的觀眾,這兩天甚至還有外國人找他聊過,問題問得很細。
“參加農高會對提升我們企業的品牌形象有很大幫助。希望各個農高區一起努力,為興農強國作貢獻。”尹成龍說。
(據新華社西安電 記者姚友明、鄒競一、付瑞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