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鮮”上市一路領“鮮”,公主嶺市鮮食玉米進入產銷旺季

金秋九月,公主嶺市鮮食玉米喜獲豐收,一棒棒金黃的玉米下田間、進車間,串起了“黃金”產業鏈,一路領“鮮”。
在吉林省乾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鮮食玉米將從這裡遠銷全國各地。加工車間一片繁忙景象,分揀、清洗、蒸煮、運輸……每一步工序都井然有序,經過脫皮、切頭去尾、清洗消毒、高溫滅菌等一系列嚴格流程,實現從原料到產品的蛻變,這一過程僅需三小時,真正做到了三小時鎖鮮,有效保留了鮮食玉米中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確保了產品的最佳口感和營養價值。
“進入9月,公司就已經進入今年的加工季,玉米一上市銷售就非常火爆,每天線上訂單都是爆單狀態。工人們加班加點趕生產,雖然忙碌但大家都干得非常起勁!”公司總經理王敬然介紹說,“每天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約5000穗,整體銷量實現了50%以上的飛躍。”
公主嶺市聚焦特色農業提質增效,把鮮食玉米種植和精深加工作為農業產業化項目,形成“龍頭產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一體化運營發展模式,優化玉米精深加工產業鏈,通過鮮食玉米的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把種植戶與市場連接起來,做強做優鮮食玉米產業。
今年,企業在銷售策略上進行了創新,將線上與線下銷售有機結合,使香甜可口的鮮食玉米迅速走紅全國。王敬然表示:“相比去年,我們不僅擴大了生產規模,還新增了線上銷售渠道。今年產量預計可達300萬至400萬穗。”
走進吉林省麥秀年食品有限公司,陣陣玉米清香扑鼻而來,工人們在流水線旁井然有序地忙碌著。
“我們的鮮食玉米嚴控農藥和化肥使用,每年都要進行各項農殘檢驗。”公司經理王立洋介紹。
今年,公司持續擴大生產規模,種植玉米500多公頃,投資3000萬元新建一條生產線,日加工60萬穗,集中生產52天,總體產量可達到2000萬穗,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1億元。
“因為品牌響了,銷量也上去了,市場倒逼生產,產業鏈越拉越長,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王立洋說,“借助吉林省打造農業品牌大勢,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我們擁有雄厚的鮮食玉米精深加工、科研實力,電商、OEM、出口等流通銷售渠道,鮮食玉米走上了千家萬戶的餐桌。”
向“鮮”而行的吉林省農嫂食品有限公司,還與省內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玉米、果蔬食品聯合研發中心。目前,公司已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國放心糧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業,年可實現總產值2.5億元。
為最大程度保持玉米鮮嫩度,公司採用的生產線是行業領先的設備,一個兩條生產線的生產車間每天最大產能可達到30萬袋,年生產加工能力可達8萬噸。“我們的產品沒有任何添加劑和防腐劑,保質期卻能達到24個月。”公司負責人王小敏說,“我們的塑封包裝袋耐高溫、防紫外線、防透氧,加上先進的高溫滅菌技術和生產工藝,不僅能夠有效鎖住鮮食玉米的營養和水分,保留口感和鮮味,還能最大程度保持玉米的鮮度。”
新採摘的鮮食玉米立即運往加工廠,有新品種、新設備、新工藝、新產品,也有鮮食甜糯玉米的“多種吃法”——鮮食果穗、真空果穗、速凍玉米粒、甜玉米汁等,為讓吉林省的鮮食玉米“走”出去,吉林農嫂在銷售模式上也是多點齊發,先后開創了線上電商、線下商超、OEM定制、國際貿易四大銷售渠道。公司負責人劉友剛介紹,吉林農嫂的產品已經出口到東南亞、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德國、俄羅斯等16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公主嶺市的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已突破10萬畝,年產量4億多穗,年產值突破10億元。憑借著“黃金玉米”的美譽,一穗穗顆粒飽滿、色澤濃郁的鮮食玉米,從田間“走”上生產線,“走”進千家萬戶,“走”出了我市鮮食玉米的金字招牌,更“走”出了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的氣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