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農博 | 精准對接!加速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為促進農業與科技深度融合,加速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8月20日,在第二十三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期間,第二屆農業科技成果路演推介活動暨吉林省農業科技成果與企業供需對接活動在農博園成功舉辦。
為達成高效、精准對接,本次活動面向吉林省各市州、長春市各縣市區農業相關領域分別征集企業技術和融資兩方面需求,會前共征集吉林省55家企業69項需求,其中技術需求39項,融資需求30項。邀請高校、科研院所知名專家、金融機構代表針對技術研發的痛點、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開展一對一深入探討,加快實現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給,促進成果供需精准對接。
會上,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主任張熠致辭,她表示,實現國家糧食安全,強化主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必須依靠農業科技創新。吉林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農業科研力量雄厚,是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運用的高地。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圍繞糧食安全、穩產保供、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等國之大者,通過匯聚各方資源,為大家提供專業化、全民化的優質服務,全力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速度,全力提高創新服務整體效能,致力於打造具有公信力、影響力、引領性的國家級農業農村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台,我們將繼續加強農業科技轉化服務中心與吉林省的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推動農業技術創新,提高農業生產力和效益,既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吉林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孫曉輝表示,近年來,吉林省科技廳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啟動實施了吉林省黑土地保護與高效利用等4個重大科技專項,針對解決現代種業、綠色生產、智能農機裝備、畜禽健康養殖等農業領域的核心技術難題,安排部署並啟動實施重點研發項目487項,多項成果實施轉化。省科技廳將加大投入,提高研發水平,積極開展農業科技試驗示范,推動農業技術新突破。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侯曉華說,近期,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各市州農業農村部門征集各地涉農企業的技術需求和融資需求,組織企業參加科技成果路演和供需對接的活動,目的就是為企業搭建一個參與和共享農業科技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模式、新成果的一個平台,促進全省各地有關企業與農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和金融機構深度合作,進一步推動農業科技成果供需精准地對接,促進成果轉化應用,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為加快推進吉林省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和農業前景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農業科技成果路演推介環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糧油減損與真菌毒素防控創新團隊首席研究員邢福國、吉林省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科技東北創新中心)家禽能量營養聯合研究中心主任陳思淼、吉林農業大學教授肖世俊、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副研究員侯微、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黎,分別以《節糧減損與分級利用技術及產品》《家禽智能營養代謝分析系統》《菌物材料技術和產品》《人參等特色植物系列產品開發》《數字隱形標識技術在農產品品牌保護中應用》為題進行了成果展示與推介。
現場,農業銀行、興業銀行和海爾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分別對各自針對農業推出的金融產品做了詳細的推介。會后,分別安排7所高校的21位專家針對38家企業申報的39項技術需求開展需求對接﹔安排中國農業銀行、渤海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等5家金融機構20位金融機構代表針對30家企業提出的融資需求開展現場洽談對接,會后部分項目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實習生劉思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