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鄉“土” 創“特”色 聚“產”業——第二十三屆長春農博會綜述
二十余載風霜磨礪,見証了現代農業發展的變遷﹔二十余載奮楫篤行,展示了農業科技帶來的巨大變化﹔二十余載春華秋實,分享了鄉村振興的豐碩成果。
一年一度的“農博季”,八方賓客共赴美麗春城,忙推介、談合作、話發展。在吉林加快建設農業強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進程中,第二十三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完美謝幕。歷時10天的精彩會展,長春農博會吸引了國內外1300多名採購商、1500多家參展商雲集展會,觀展人數達86.5萬人次,全網閱讀量9.2億,累計達成簽約總額約140億元。
從推進“四良一智”到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從展示農業技術到集成推廣應用,從優化全產業鏈到構建智慧園區……長春農博會這個專注“三農”領域的專業展會,與時俱進,採取“線上+線下”展覽模式,搭建起引資引智引技、品牌推介、貿易洽談、產銷對接及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構筑起農業合作領域新高地。
“吉字號”提檔升級
打響全國大市場
長春農博會是農民的節日,也是展示國內外特別是吉林農產品的重要舞台。
四川的香辣火鍋底料、海南的椰子雞、廣西的“黃金果”百香果、軟糯香甜的吉林玉米、精深加工人參食品、營養豐富的雜糧雜豆……走進長春農博園1號館國內精品農業展廳,琳琅滿目的農產品讓人眼花繚亂,全國20余個省區市近400家知名企業帶來千余種拳頭產品,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及經銷商前來洽談品嘗。
“這次我來主要是買人參,拿來送朋友泡酒喝。本來不會鑒別,通過掃描每個參上面的‘一參一碼’,了解其產地、價格、鑒定機構、農殘情況等信息,讓我們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了。”四川客商羅正友說。
木耳脆片、木耳冰淇淋、人參飲料、靈芝咖啡……在這裡一個個展位背后,都是一批批高科技農業成果的縮影,每一項技術都代表著農業發展的未來趨勢,引領著生態農業與可持續農業的發展方向。
盆栽百合花、西紅柿、梨、蘋果、枇杷、咸鴨蛋等由雜糧精深加工而成,造型逼真,賺足了游客眼球。
“產品選用的是吉林優質小冰麥和黃金帶玉米,品質和營養價值很高。這束百合就是我們用吉林的玉米精心制作的,裡面的餡兒來自伊通的百合花。”北京參展商李偉對記者說。通過農博會,他們和長春、白城、伊通等特色農產品原料種植基地進行了溝通合作。
為了更好推介“吉字號”農產品品牌,省農業農村廳突破往屆隻展示省內優質特色農產品的做法,首次邀請全國各省區市優質企業參展,現場各類產品達成交易額約4.5億元,線上累計銷售額約2.2億元。
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群眾受益。展會期間,“全國百戶企業進吉林”活動吸引來自全國的132家採購企業與省內的109家供應商前來參加,達成產銷對接和招商引資項目共24個,活動簽約額近95億元。供銷特色農產品展銷推介,累計實現銷售總額1472.2萬元,意向性簽約金額14.2億元。“吉品入灣”簽約活動將我省肉牛等農產品成功推向大灣區,簽約金額10億元。
隨著一筆筆訂單的簽約,一批批優質吉林農產品正在通過長春農博會走向全國、全世界,擦亮了“吉字號”金色招牌。
“黑科技”火爆刷屏
向數字化智能化邁進
緊跟時代步伐,准確把握“三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不斷創新展覽形式、充實展覽內容,是長春農博會常辦常新的秘訣。
從“觀測”到“實踐”再到“決策”,數字技術正逐步取代農民的眼、鼻、手、腦,深刻改變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本屆農博會,圍繞“四良一智”融合發展,精心規劃了糧食作物高產品種展示田、數字農業、設施農業展區。一個個新品種、新裝備,一項項新技術、新模式,引領農業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
“這款無人機先進之處在於人坐在辦公室電腦前就可以同時遠程操控上百架無人機,現場不需要人員駐守,無人機可定時定點自動執行任務,作業半徑可達到10公裡。”長春淨月高新區低空經濟示范區相關負責人說。
“黑科技”刷屏,“國際范兒”十足。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展示的智慧農業服務平台、長春光機所帶來的高經濟價值作物智能採摘機器人和光譜遙感技術、吉林農業大學研發的模仿人類嗅覺氣體傳感器、吉林大學研制的智能除草機器人……來自國內的千余款高精尖農業科技一亮相,就吸引住眾人的目光。
推動農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吉農雲”“數據要素+”“吉農御空”等數字化平台工具在展會上逐一展示,通過運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手段,構建起標准化生產、農產品溯源、農技服務、智慧會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智能化管理服務體系,實現“農業+數字+智慧”的融合創新。
可剝殼的花生摘果機、4Rs系列人參收獲機、火焰除草殺虫滅菌一體機……佔地3.6萬平方米的農業機械裝備展示區,設置數字智能農機、特色產業裝備、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長春模式”三個板塊,重點展出了國內外260多家大型農機廠商及經銷商參展的約2100台(套)先進智能農業機械裝備,10天銷售額達1.5億元。以“科”字為引領,良種良法相結合,高產增收有良方。在良種展示上,集中呈現了玉米、水稻、大豆等農作物新品種160多個,優良畜禽品種200余個,農資產品現場銷售額約1.8億元。良技方面,大田種植示范地塊綜合運用水肥一體化、高產密植等技術,示范了16個玉米品種,每公頃產量可達3萬斤。
打通產銷對接渠道
搭建經貿合作橋梁
規模逐年擴大、內涵日益豐富、影響力與日俱增……從2000年到2024年,從第一屆到第二十三屆,作為我省“金字招牌”的長春農博會,實現了從水泥地到黑土地、由夏季舉辦到冬夏聯動、由政府臨時抽調辦展到成立常設機構的轉變,實現了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新設施、新模式的迭代創新,為我省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匯聚新能源、培育新動能。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長春農博會緊扣農業強省建設,以“科技創新、綠色發展、交流合作”為主題,共安排“產品展銷、生產示范、科普研學、經貿交流、論壇會議、賽事活動”六大板塊39項活動內容,集中展示示范高新科技成果,推動農業合作交流,搭建農產品交易平台。
商家的市場、專家的講壇、農民的節日、市民的樂園。本屆農博會強化引資引智作用,主體活動與特色活動交相輝映。
科普教育,助農興農。全省25家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參展,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和優秀成果。科普大集上30家各具特色的科技小院集中亮相,40余名農業科技專家現場答疑解惑,5天接待農民7000余人,有效解決農業生產者工作中遇到的各類難題1350個。
經貿論壇,交流互動。展會期間舉辦中國園藝學會小漿果分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第二屆農業科技成果路演推介、2024年吉林省首屆吉牛中國牛美食展、2024吉林省農產品品牌建設發展論壇等活動,開展農業全領域招商引資、項目洽談、宣傳推介及會上簽約等儀式,引進一批科技水平高、發展前景廣、回報潛力大、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的優勢項目。
“千名主播進農博”、第八屆農民趣味運動會、“吉林巧姐”手工制作大賽、關東(吉林)農耕民俗展、吉林省農民畫展等活動在展會期間火熱舉辦。農民各展絕活,歌唱祖國和美好幸福生活,進一步展示我省農民和諧向上的精神風貌。
依托農博會平台作用,長春農博園線上常年開通“農博雲商城”,常態化開展線上展銷活動,努力打造“永不落幕的農博會”。
時光不老,芳華依舊。長春農博會正在求新、革新、創新中積蓄前行的力量。讓我們相約明年8月,靜待第二十四屆長春農博會綻放新的光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