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吉林撫鬆: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2024年06月05日20:23 |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小字號

吉林省白山市撫鬆縣,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地處長白山腳下、鬆花江源頭,享有“林海參鄉”的美譽。在這個人口不足22萬的小縣城,廣袤的森林綿延了近52萬公頃的土地,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5.76%。

綠色是撫鬆的底色,生態發展是撫鬆的底氣。如今的撫鬆,綠色生態產業總產值已經佔全縣GDP的73%。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稟賦,不斷厚植綠色發展根基,積極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因地制宜科學打造“5+1”現代化綠色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獨具長白山特色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撫鬆冬日雪景

青山變“金山”,生態寶藏助力產業發展

5月,正是人參播種的關鍵時期,在撫鬆縣萬良鎮小屯村,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陽光洒在不同透光率的棚膜上,空氣中彌漫著新鮮泥土的芬芳。農民們身穿工作服,頭戴草帽,手腳麻利地在田間勞作。他們或蹲或跪,小心翼翼地將人參種子播撒在預先准備好的苗床上。

“小屯村種植人參已經有快70年的歷史了。” 小屯村黨支部書記王金山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如今,全村80%的農戶吃著“人參飯”,有種植戶100多家,加工戶近50家,村民年平均收入近5萬元。如今,村裡不僅種人參,也有專門進行人參加工的村辦企業,人參產業鏈不斷延長。

人參產業是撫鬆的綠色名片之一。作為“中國人參之鄉”,撫鬆擁有460余年的人參栽培歷史。在這裡,“撫鬆人參”已成為全國的知名品牌,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目前,全縣域內人參留存面積609.6公頃,產量達2963.5噸,林下參留存面積1.87萬公頃。

如今的撫鬆,擁有國家級人參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還坐落著全球知名的人參集散地——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這裡每年完成全國80%的人參交易,年交易額接近200億元,被視為影響全球人參市場的“晴雨表”。

“我們村幾乎沒有人出去打工,光種人參、加工人參就已經忙不過來了。” 王金山告訴記者,每年到了人參採摘和交易的旺季,村裡甚至需要從周邊縣市雇人手來完成相關工作。通過人參種植和加工,村民的收入越來越多,日子也越過越好。

通過良種繁育、標准化生產、品牌建設等環節的不斷發展,延伸藥用、食用、化妝品、生物制品等精深加工產業鏈條,撫鬆人參的產業鏈不斷完善,產值逐年攀升。截至目前,撫鬆縣人參初加工、精深加工企業等已達3200余戶,全縣20%以上的人口直接從事人參生產、加工、銷售及相關產業,形成了500家企業的集聚效應。已研發投產人參飲品、保健品、化妝品、藥品及食品等五大系列600余種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撫鬆縣提供的數據顯示,作為撫鬆的特色產業、戰略產業、富民產業,2023年,撫鬆縣人參全產業鏈交易額達191億元,其中一產產值3.47億元,二產產值60.98億元,三產產值126.55億元。規上人參醫藥企業實現產值8.9億元,同比增長36.67%。

據介紹,撫鬆寶貴而獨特的自然資源不僅有人參,還有清澈的山泉水。這裡水系發達、水資源豐富,共擁有大小河流109條。地處天然礦泉水富集區,發現礦產資源四大類39種,已探明水源地46處。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撫鬆縣通過水源保護、產業集聚、品牌創優,建設以礦泉水為主的綠色飲品產業集群,推動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僅礦泉水一項,2023年實現產值14.84億元,同比增長17.26%。

萬良鎮人參種植基地 受訪者|供圖

冰雪換“白銀”,冷資源變“熱產業”

近年來,冰雪經濟的熱度不斷升溫,大眾對冰雪消費的需求不斷攀升。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冰雪資源,嚴寒冰雪在撫鬆激發出了強大的發展動能,曾經習慣“貓冬”的村民開始忙碌起來。冰天雪地美了百姓,富了鄉村。

長白山華美勝地度假村工作人員毛建鳳是撫鬆本地人,她家所在的前進村原址就在現今度假村裡。2013年,為了發展生態旅游,前進村和楓林村160多戶村民整體搬遷到鬆江河鎮,“木頭房換成了樓房,上下班有班車,收入也比之前增加了不少。”毛建鳳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村民下山,游客上山。擁有國家級乃至世界級賽事滑雪場的長白山萬達國際度假區、長白山華美勝地度假區連續兩年實現正增長,雪季日均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同比增長182%。據毛建鳳介紹,在當地旅游產業的帶動下,當地不少村民已經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就地做起了與旅游相關的“營生”。除了像她一樣在雪場工作的,在長白山腳下開飯店、當導游、辦民宿的,基本都是當地村民。

2023—2024雪季,全縣冰雪旅游接待游客120余萬人次,旅游收入8.5億余元。切切實實地將冰雪“冷資源”變成了“熱產業”,白雪變成了“白銀”,走出了一條振興發展的新路子。

冰雪旅游之外,撫鬆夏季的青山綠水吸引來不少避暑的游客。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僅長白山華美勝地度假區接待游客、營業收入就分別同比增長36%、63%﹔如今的撫鬆正逐步構建“避暑+冰雪” 四季旅游格局。

據介紹,近年來,撫鬆縣把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的責任扛在肩上。確立了“生態強縣、產業興縣、特色富縣”的發展戰略,明確提出了“加快建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構建‘5+1’現代化綠色產業體系”的奮斗目標,通過特色資源產業化和旅游產業全域化“雙輪驅動”,暢通拓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真正實現了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一同推進,產業競爭力與環境競爭力一起提升,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一起發展的新局面。《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張燕

(責編:李洋、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