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調研行
品牌吉林︱研究氫,他是認真的!
氫能產業發展舉措密集出台﹔把風光電資源、秸稈資源、河湖資源“原料化”﹔大力推動綠電轉化為綠氫、綠氨、綠醇、綠色航煤、綠色材料等,打造氫基產業集群——中國氫都……氫動吉林,其勢已成。目前,吉林已有20多家相關行業頭部企業落戶,已開工的百億級“綠氫+”項目有10多個,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以下簡稱大安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走進大安項目現場,塔吊林立,人來人往,繁忙而有序。伴著項目工地機械的轟鳴聲,大安綠氫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工程部主任宋瑋開始了當天的巡檢工作。
吉電股份大安綠氫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工程部主任宋瑋(左)與項目經理徐紅雙(右)在工程現場指導工作。吉電股份供圖
“昨天提到的問題整改方案拿來我們一起看一下。”“項目進度符合預期吧?”“新吊裝的設備一定要做好防護,避免管理不當造成設備損害。”……宋瑋仔細詢問、認真檢查,一圈下來將近兩個小時,他將收集到的相關數據以及巡查實況記錄下來。從項目前期籌劃到如今的土建基本結束,歷時兩年半,宋瑋已然成為“研究氫”的專家。
為何說是“研究氫”?
“我也是來到這個項目之后邊學邊干,一點點摸索經驗。”宋瑋職業生涯的前26年一直在中石油,從黑白倒班的操作工干到班長,再到生產管理,豐富的化工業工作經驗讓吉電股份向他拋去了橄欖枝。“有一天領導問我想不想去吉電股份參與綠電轉化項目。這個項目涉及到化工領域,需要化工人才。”宋瑋當晚和家人商量后,第二天給了領導肯定的答復:“能在新領域、新賽道上充分証明自己的實力也是很好的,我想接受挑戰。”
就這樣,經過筆試、面試等考核后,2021年10月26日,宋瑋離開家鄉,以人才引進的方式入職大安綠氫新能源有限公司,“既然來了,我就要干好。”從那一天起,宋瑋全身心投入到大安項目。
“項目涉及到化工,也涉及到電力,要把這兩個板塊融合,可沒那麼簡單。”宋瑋舉例說,化工業不允許在廠區內鋪設柏油路,生產區和生活區必須用二道牆隔離,化工裝置的控制中心必須按照防爆的標准建設等等,都是區別於電力行業的規范和要求。
遇到這類情況怎麼辦?梳理問題、及時溝通、廣泛傳達,宋瑋從專業的角度為廠區建設等各方面提出可靠建議,也成為了大家的“科普員”。
“眼下,廠區土建基本結束,正在進行設備安裝,是不是遇到的困難會少很多?”
“設備安裝時,小到一根管子的安裝方向都需要我們仔細斟酌。”面對記者的提問,宋瑋笑著說:“目前為止,這個項目是吉林省、全國乃至全球制氫規模最大、建設進度最快的項目之一,項目越往后越是沒有可以參考借鑒的案例,我們更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去鑽研、探索,為氫能項目建設打個樣。”
氣液分離設備組兌完成。吉電股份供圖
作為“氫動吉林”的啟動項目,同時也是吉林省和國家電投“十四五”期間重點項目,2022年10月,大安項目正式啟動。2023年5月,該項目正式開工。經過一年的建設,各類廠房拔地而起。
據悉,大安項目中六項技術國內第一,其中“離網PEM加鹼液混合制氫規模、直流微電網規模、固態儲氫規模化應用”三項技術實現了國際領先,可再生能源電力的就地轉化應用和跨時空存儲是國內首創,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綠氫合成綠氨創新示范項目。項目投產后可年產綠氫3.2萬噸、綠氨18萬噸,每年減少碳排放約65萬噸。在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大力發展綠氫產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性意義。目前,氫能在交通、工業、電力等領域已有不少應用,市場前景廣闊。
“大家加把勁兒。”這幾天,宋瑋帶領十幾個弟兄忙著安裝產區內最高的設施——火炬塔。“火炬塔高60米,24小時都燃燒著小火苗,我們叫它‘長明燈’。一旦生產出現異常,有害氣體會通過這個火炬塔燃燒后生成對人體無害的物質排放出去,起到安全保障的作用。”宋瑋介紹說。
經過一下午的奮戰,火炬塔越來越高,宋瑋心中的那盞“長明燈”愈發明亮。“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容易啊。”感嘆之余,宋瑋眼神堅定,信心滿滿,向著“今年12月30日產出第一罐氫”的目標奮進。(宋麗雲、劉凡、謝龍、歐陽易佳、董絲雨、皇甫萬裡、王海躍、馬俊華、李成偉、石天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