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4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

人民日報:吉林筑牢森林“防火牆”

本報記者  祝大偉

2021年05月06日09: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林區可燃物載量已經相當高了,森林防火不能有絲毫鬆懈。”林下枯枝落葉層疊,深的地方能沒過小腿,淺的蓋過腳面。眼下正是春季防火期,在長白山自然保護管理中心頭道保護站森林消防隊當了15年消防員的李忠磊,每天都關注著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情況。

  吉林省是全國重點林業省份之一,森林覆蓋率達45%。而長白山區素有“長白林海”之稱,是全國六大林區之一,世界自然保留地之一。

  雖是高火險區域,但吉林省近年來森林面積、林木蓄積雙增長,已實現連續4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

  “全省森林防滅火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滅結合、高效扑救的原則。”吉林省森防指辦公室主任、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張輝說,政府負全責,實施科學防控,構建了高效管用的火災防控體系。

  全民參與,網格化巡防

  至今,長白山保護區已實現6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這源於保護區內的森林消防、保護站和群眾這三道“防火牆”。

  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池北區二大隊長年駐守在長白山北景區。“我們的職責就是在險情中打頭陣、打火頭、攻險段。”二大隊七中隊政治指導員楚航說。

  從北景區門口往北40公裡,便是頭道保護站。這裡駐扎有一支60人的消防隊,管護著保護區北部1.3萬多公頃林區。高火險時,李忠磊和隊友白天時刻待命准備處理火險,晚飯后進山當起巡護員,經常要忙到半夜。這樣的保護站在長白山自然保護管理中心內有9個,形成了全覆蓋的“防火網”。去年,9個保護站的巡護組共巡護了6.8萬公裡。

  此外,保護站還有一支近30人的隊伍,由巡護員、瞭望員和檢查員組成,分片包保巡護,定點把守檢查。

  在保護區外的林場,51歲的周兆富承包了200多公頃林地,養殖林蛙已10來年。“進山可不能帶火!”養蛙之余義務巡山,已成周兆富的習慣,“靠山吃山,防火護山就是保咱自己的飯碗!”

  目前,吉林省已建成專業、半專業各類森林消防隊伍574支、近1.2萬人。全省每年配置一線“三員”約2.2萬人,構建了森林火災群防群控體系。

  空地一體,科學化防控

  28年前,王孝華成了頭道保護站的一名巡護員。如今,已走不動山路的他,轉崗成了瞭望員,每天在30多米高的瞭望塔上監視林區。

  這兩年,王孝華所在的瞭望塔上又多了智能化的“森林眼”,“這個‘大眼球’能自動監測10公裡以內的林區,夜間通過熱感應監測火源,自動報警。兩套‘眼睛’,能把火情盯得死死的。”

  如今,吉林省168個監測點組成覆蓋全省林區的預警監測網絡,能夠開展衛星遙感、高山瞭望、視頻監控和地面巡護有機結合的智能立體監測。

  如果發現火情,王孝華就能立刻測量方位,上報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將借助地理信息指揮系統,迅速計算出起火點位置。

  “手持北斗導航設備的巡護員,能迅速接收到起火點方位信息和前往路線,趕往查看火情。”長白山自然保護管理中心防火處處長李樹學說,這保障了火情早發現、早處置。

  近4年來,吉林省累計投入森林防火資金12.6億元,防滅火硬件保障水平不斷提升,正在形成空地一體的科學防控體系。

  如今,吉林省森林航空消防水平全面提升,年租用直升機8架,巡護面積922.8萬公頃,巡護航線8條。

  壓實責任,全方位聯防

  3月15日,白河林業局黃鬆蒲林場場長武勇簽下了今年的森林防火責任狀。

  近年來,吉林省不斷加大森林防火問責力度,全面強化監督問責,在全省上下構建起有力的防火責任體系。

  “防火作用的發揮需要聯動,形成合力。”白河林業局防火辦主任王東興說,得益於吉林省創新啟動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八聯”機制,每年進入防火期前,林業局的消防隊伍與森林消防大隊聯合訓練。“防火的戰術、戰法,都跟人家學的。”

  “互相補位不缺位,部門之間高效聯動。”吉林省森林消防總隊池北區二大隊教導員徐碩說,大隊指戰員不到90人,但同擁有2700多名職工的白河林業局聯動,戰斗力成倍放大。

  壓實責任,吉林省構建了全覆蓋、無盲區的森林火災防控體系,在全省規劃6個森林草原滅火作戰區,確定220個重點區域,配置330支森林消防隊伍。

  “一旦遇到火情,確保2個小時內可完成200人以上集結,實現重兵扑救。”吉林省森防指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應急管理廳火災防治指導處處長劉忠禮說。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06日 06 版)

(責編:王帝元、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