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 | 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榮獲 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2020年12月28日19:15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忘初心,甘於奉獻,面對疫情勇敢逆行,以自身所學守護人民健康﹔他們矢志報國,銳意進取,攻關克難,鑄造“大國重器”,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他們面向國家和人民需求,立報國之志,學報國之能,建報國之功。

他們,是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的優秀代表,他們是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的踐行者,他們的品質與精神之光,照亮了科技星空。

近日,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等6部門在北京向全社會發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榮獲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小木耳,大產業”,是我國食用菌領域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矢志不渝的“中國夢”。

他始終心系農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科教興農、產業扶貧的路上。在吉林汪清、琿春等地建起“百公裡蘑菇科技扶貧長廊”,他被貧困戶親切地稱為蘑菇地裡撿鋼蹦兒的“財神爺”﹔在全國,95%的貧困縣通過食用菌產業實現脫貧致富,他成為食用菌產業的引路人。他研發食用菌栽培技術300余項,培育適宜貧困地區應用的食用菌新品種45個,實現推廣應用60余億袋,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00余億元。

      他不顧70多歲高齡,年累計260余天帶領科研團隊躬耕在吉林洮南、陝西柞水、河北阜平等深度貧困縣,打通科技扶貧最后一公裡,在全國建立31個食用菌技術推廣基地,扶持食用菌龍頭企業22個,成為全國科技扶貧的典范。

作為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他讓中國食用菌搶佔國際食用菌育種新高地﹔作為國家援助贊比亞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首席科學家,集成創新出適宜當地種植的食用菌品種8個和配套生產技術體系,讓非洲百姓 “全年吃上蘑菇”。在助力中國食用菌產業走出去、助力“一帶一路”國際扶貧、助力吉林乃至全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方面做出了貢獻。

(來源:吉林農業大學)

(責編:王海躍、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