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吉林省白山市,曾經的老舊樓房展現出灰白相間的嶄新格調﹔穿過大街小巷,以前的老舊小區變得整潔干淨﹔在改造試點金河小區,單元門上貼著的嶄新的大紅喜字,為煥然一新的小區環境增添了祥和的氣息……
2020年,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完成投資2.28億元,完成452棟樓,改造面積180.97萬平方米,惠及百姓24536戶。
人民至上 統籌推進民心工程
冬日暖陽下,在金河小區二區居民樓下小廣場,幾位老人正坐在休閑長椅上閑聊著,聲聲笑語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84歲的宋振秀大娘說:“我在白山住了30多年了,今年這心裡就像搬了新家一樣舒坦!感謝黨和政府……”話語間說不盡的感激。
老舊小區是城市的難點、群眾的痛點,市區始建於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小區更是設施老化、功能不全、環境較差、管理滯后。多年來,改善家門口的環境,成為群眾心中的熱切期盼。
老舊小區改造是關系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群眾的需求就是市委和政府努力的方向。2020年5月召開的白山市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暨拆違工作動員會議強調,要主動擔當作為,堅決打贏老舊小區改造攻堅戰,以實實在在的改造成效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要把抓好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檢驗干部的“試金石”,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各項工作,切實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
為此,白山市專門成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出台《白山市主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抽調相關人員組成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專班。在項目謀劃和實施過程中,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從完善老舊小區基本功能,提升小區建設標准和品位,為居民創造干淨整潔、功能完善、服務良好的生活環境入手,及時研究解決老舊小區改造相關問題。
在金河小區,一排展板記錄了改造的整個過程,生動詮釋了市區各部門建立責任清單,形成職責明確、分級負責、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共同推進改造工作的全過程。據了解,在這次改造中,市委組織部選派30名優秀年輕干部進駐社區﹔市委宣傳部及時進行宣傳引導和政策解釋﹔市住建部門全程實行周例會與現場檢查相結合的推進機制,跟蹤調度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渾江區定期召開社區對接會,及時解決推進難題﹔市城管執法部門加大拆違力度﹔市自然資源、財政、發改、工信、民政、文旅、消防等部門積極協調解決改造工作中遇到的難題。
情系民生 打造滿意工程
在陽光小區附近的房產樓旁,35年前建起的倉房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片寬闊平整的廣場,旁邊還開辟了下沉式綠地和停車場。
據工作人員介紹,為充分征求各方意見和建議,在小區改造之前就召開了5輪征求意見會,施工過程中又舉行10多次會議落實群眾意見和建議。在符合城市規劃前提下,對於群眾提出的多留空地、規劃停車位,安裝健身器材等需求認真研究論証,並逐一落實。金河小區二區的幾幢住宅樓中間小廣場原計劃設有休閑涼亭,在征求意見過程中,居民們達成共識想保留更多空地,於是在實施工程時隻安裝了石桌石椅,在小廣場邊緣新裝了防護安全的白鋼扶手。
白山市區老舊小區改造專班負責人表示,老舊小區改得好不好,居民滿意度是“標尺”,隻有充分聽取群眾意見,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實行“一區一策”的精准改造,才能將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在改造工程開工前、施工中和竣工驗收后,群眾意願都被放在重要位置。開工前,街道、社區和群眾代表參與小區改造計劃﹔項目實施前期,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調查,排查下水、屋頂、違建等情況,梳理影響居民生活的突出問題﹔施工過程中,對施工程序、進度、材料等加強把關,確保質量﹔積極發揮網格員作用推動改造工作,真正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隨著改造持續推進,老舊小區環境日新月異,居民們紛紛為規范社區管理建言獻策——“這個小廣場上再加裝幾個路障石吧,孩子在廣場上玩耍防止車輛駛入。”“這些實木座椅美觀又實用,得好好愛護,才得用得長遠……”通過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原本坑窪不平的小區道路已經翻新硬化,老舊脫落的牆面粉刷一新,雜草叢生的荒地被平整為小廣場,還增加了休閑座椅和路燈等設施。隨著海綿城市理念的融入,改造后的老舊小區路面全部採用透水磚鋪設,新增的停車位鋪裝植草磚即保留綠地面積,又解決停車難問題……一個個老舊小區大變樣,每個角落都充滿新氣象,群眾充分感受到幸福就在家門口。
由表及裡 傾力建成幸福工程
金河小區及周邊36棟住宅樓是2020年的試點樣板工程,主要是樓體和配套基礎設施的改造。不僅要面子,還要顧裡子,改造后的老舊小區不僅提高外在“顏值”,“內涵”也發生根本變化。曾經居民反響最大的管道堵塞、一樓返臟水等糟心事兒、煩心事兒得到徹底解決。原本牆壁發霉的頂層樓房不再漏水,一層居民不必承受臟水滿屋的苦惱﹔小區院內鋪設了新石材,劃定了停車位﹔以前挂在住宅樓外牆上的線纜被收入新建的線纜盒中……
與金河小區一樣,全市老舊小區的改造,都本著“穿衣戴帽、內外兼顧”的原則,從樓外到室內,從地下到地上全方位提升品質﹔地下部分改造了污水、雨水管網和一樓室內排水管﹔地上部分進行了小區道路改造、方磚改造、綠化提升、安裝路燈、增設健身器材和社區服務設施。
家住民政住宅樓一樓的張秀桂說,以前下雨后一出樓門遍地水坑,每次外出都得“跳著走”,現在好了,小區裡鋪上步道磚,路好走了,環境美了,居民心氣順了,小區人氣也旺了。而讓她直接受益的,是一樓下水管道的徹底改造。她高興地說:“現在下水徹底通暢了,看樣子這管道能用個幾十年。”
據了解,改造竣工驗收后,白山市將逐步健全長效機制,加強后續管理,力爭實現共建共享共治。同時搭建黨組織引導下的物業、業主委員會、居民三方溝通平台,小問題由社區牽頭協商解決,大難題由街道“黨建聯盟”召集職能部門、人大代表等共同解決,著力破解小區治理難題,確保實現改造、治理雙提升。(王寶玉 葉劍波 周華)
(來源:白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