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大地的豐收——鬆原市推進秋收工作紀實

2020年10月16日09:07  來源:吉林日報
 
原標題:為了大地的豐收

玉米倒伏不嚴重的地塊依舊採取進度較快的機收方式進行收割。(記者王學雷攝)

花生豐收了,扶余市三井子鎮萬寶村幾戶花生種植大戶一起收獲花生。(記者王學雷攝)

一些種植面積小的農戶家玉米已經收割完畢。(記者王學雷攝)

農民坐著志願服務車到田間勞作。(記者王學雷攝)

道路交通監管員為農用車粘貼標識。(記者王學雷攝)

扶余市肖家鄉新華村億興機械種植合作社的19公頃土豆豐收,開始裝袋銷售。(記者王學雷攝)

大蔥陸續上市。(記者王學雷攝)

各大灌區的水稻收割進展順利。(記者王學雷攝)

長嶺縣東嶺鄉農民將蘿卜晒成蘿卜干,可以賣上更好的價錢。(記者王學雷攝)

秋白菜收獲上市。(記者王學雷攝)

乾安縣讓字鎮的辣椒又獲豐收。(記者王學雷攝)

對倒伏嚴重的玉米地塊採取人工的方式進行收割。(記者王學雷攝)

機關干部深入包保貧困村幫助收獲玉米。(記者王學雷攝)

秋收時節,鬆原市農田裡到處是忙碌的景象。今年,該市農作物播種面積為1856.36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619.26萬畝。與往年秋收不同的是,受三次台風侵襲,全市玉米倒伏面積佔到玉米播種面積的19.43%,給秋收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面對困難,該市及時採取措施,不斷提高農村公共服務能力,確保了秋收順利進行。近幾日來,借著難得的好天氣,全市上下正一鼓作氣地朝著顆粒歸倉的最后目標努力著。

齊心協力

保障玉米收割順利進行

今年與往年不同,因受台風侵襲,鬆原市轄區倒伏玉米較多。為最大限度減少農業損失,該市採取多項措施,加快玉米搶收進度,力保秋糧顆粒歸倉。

台風過后,鬆原市第一時間指導農機用戶加裝喂入裝置,共完成2671台玉米收割機改造任務。在協調涉農保險單位核災勘損、兌現補償的基礎上,按照每畝15元標准,給予10月底前結束倒伏玉米秋收任務的農戶一次性補貼,積極引導農戶加快收割進度。同時,為有效緩解秋收時段勞動力不足難題,實現貧困戶受災不返貧、收入不減少目標,鬆原市發動各級黨政機關與貧困村結成秋收幫扶對子,自10月9日起,派出市縣鄉三級共586個部門(鄉鎮)的干部深入尚未收割的6.7萬畝受災地塊,自備車輛、自帶工具、自理后勤,全力幫助貧困戶搶收倒伏玉米。

10月13日,在前郭縣王府站鎮的一處玉米地裡,廣臣農業種植合作社理事李廣臣望著遠處作業的收割機露出了微笑。據李廣臣介紹,在政府的指導下,合作社第一時間針對玉米的大面積倒伏情況制定了應對措施,對收割機進行了改裝,採取收割機和人工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盡可能保障秋收進度,另一方面確保顆粒歸倉,地裡不落糧。“鎮裡和村裡干部與我們一樣奮戰在田間地頭,合作社70公頃玉米已經收獲近半,大家干勁兒十足。”李廣臣說。

加快進度

保質保量完成秋收任務

在扶余市洪岩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花生田裡,一台台小四輪拖拉機帶著割秧、抖落土的收割機在田裡歡快的跑著。今年,該合作社聘請農業專家為社員們提供技術指導,社員們種植了四粒紅花生、覆膜花生等作物,通過使用新品種、應用新技術,獲得了高產量,合作社社員們對花生等進行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合作社還積極找銷路,社員們生產的優質花生暢銷全國各地市場,讓優質農產品賣上了好價錢。

“今年的土豆質量特別好,去年就豐收,今年比去年還好。”9月26日,記者在扶余市肖家鄉新華村億興機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院內看到,一車車從地裡收回的土豆正在被運進地窖。合作社社長馬升金一邊指揮農民挑選裝袋,一邊不停地接著銷售商打來的電話。

“再有幾天土豆就全部收完,接著就要全力收玉米了。”馬升金對記者說。今年,該合作社共種植了19公頃土豆。“現在看,一公頃地至少能收5萬公斤土豆,好的地塊收6萬公斤沒有問題。”馬升金說。

10月10日,在前郭灌區白依拉嘎鄉,農民谷德坤正在地裡收獲水稻,10公頃水稻如果不出意外三四天就能收完。“因為種植的是香稻,所以粒小。”看我用手扒開稻穗,谷德坤告訴我們,“少部分地塊受到台風影響,大部分都沒事,每垧地最少能保証15000斤的產量。”

據前郭灌區有關同志介紹,灌區共有3萬公頃水田需要收割,目前已經收完2萬公頃,再有幾天時間就能結束全部收割任務。

為科學推進秋收工作,鬆原市充分發揮機械收獲率高、進度快的優勢,從年初以來共落實農機補貼1.37億元,補貼機具7512台,受益農戶5941戶。

秋收以來,該市積極組織指導各級農業技術人員深入一線,因地制宜做好秋收指導和服務工作。目前,全市秋糧收獲已進入高潮,日進度達到64.6萬畝,預計10月20日前可以完成大田收獲任務。

補齊短板

保障秋收農忙安全有序

在前郭縣王府站鎮阿拉噶村村口,紅色的道路安全服務站格外引人注意。據王府站鎮宣傳委員馬興勝介紹:“每個村都有這樣的安全服務站,服務站配有兩名安全監督員,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農用車輛及時進行勸阻。”同時,為了保障秋收勞動力運輸安全,鎮村兩級干部還成立了志願服務車隊,為村民免費提供村屯至田地的用車服務。

“和城裡人一樣,咱們下地干活也有了班車。”伴隨歡聲笑語,村民高興地走下一輛志願服務車。青龍山村種糧大戶王淑艷說:“有了志願服務車,大伙下地干活很方便,現在大家熱情特別高。”在青龍山村道路安全服務站,青龍山村書記李喜來和監督員正為過往的農用車輛粘貼反光標識,發放安全宣傳單。“現在大家的道路安全意識都提高了,村裡的大喇叭天天都放著道路安全知識,鄉、村兩級干部還入戶宣傳,咱村這監督員也是‘火眼金睛’,有啥毛病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一位村民說。

據悉,為確保秋收農忙安全有序,鬆原市堅持“疏堵結合”,狠抓秋收農忙季節農村道路安全綜合整治。公安、交通、農機全員出動、聯合執勤,嚴厲查處無証無牌、貨車載人、超載超員超速駕駛等違法行為,無償為農用車輛粘貼反光標識。充分發揮“兩站兩員”(交通管理站、交通安全勸導站和交通安全員、交通安全協管員)“一村一警”、農機監理作用,全數摸清轄區農用車輛車籍車況、安全性能、交通標識及駕駛員底數,通過廣播電視、大喇叭、懸挂條幅、微信、本地發布APP等方式,全面加強交通法律法規宣傳和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積極引導農民依法依規駕駛農用車輛。建立了縣統籌、鄉調度、村分派的新型農民務工出行用車服務平台,歸口收集農戶秋收用工客運信息、招募志願合規車輛、統籌調配運力,及時解決農忙時節農民安全出行難題。

截至10月11日,全市累計調配秋收務工出行車輛1548台次。在此基礎上,各縣(市、區)分別出台農村勞動人員交通安全補貼政策,為秋收客運用車提供資金補助。(記者張紅玉 王欣欣 王學雷)

(責編:馬俊華、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