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端穩生態飯碗還需專業助力

孫秀艷

2020年10月03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生態扶貧,迫切需要有專業知識、有市場經驗的人士,幫助貧困地區規避生態風險,提供技術支持,謀劃、規劃生態產業布局,更有力地支撐貧困地區早日走向小康

  

  原來耕種的土地恢復成美麗的山林和湖泊﹔放牧的草原經過幾年的封育,植被蓋度顯著提高,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重現……多年來,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實施,不少地區的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山區、林區、沙區佔國土面積近80%,曾經分布著全國60%的貧困人口、80%的深度貧困人口、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592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林業草原施業區、生態重要或脆弱區、深度貧困人口分布區“三區”高度耦合,這些地區既是生態建設的主戰場,也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保護生態的同時,如何確保當地百姓摘掉貧困的帽子,一直是各地各級黨委、政府探索解決的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做到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開發生態旅游則搞生態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較優勢發揮好,使貧困地區發展扎實建立在自身有利條件的基礎之上。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生態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生態扶貧已經累計帶動超過2000萬人脫貧增收。

  生態補償扶貧、國土綠化扶貧、生態產業扶貧、生態環保扶貧,為生態扶貧開辟了不少好路子:或為保護生態的百姓提供補償﹔或設置崗位,讓參與生態建設的貧困群眾賺取回報﹔或開發林下經濟、森林旅游、特色種養等產業,讓群眾獲得“綠色”收入等等。這些脫貧路子不斷探索拓寬,助力越來越多的群眾走出貧困,讓他們有了持續奮斗的意願。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過去受制於環境污染,群眾生活環境質量差,辛苦勞作收獲的農產品沒銷路,通過污染治理攻堅,提升當地環境質量,確保水、土、氣達標,不僅有效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也讓群眾有了物質生產的基礎。

  生態扶貧成效喜人,但也必須看到,讓貧困地區群眾端穩端好生態飯碗,各方還需多下功夫。比如,在一些地方,生態產業脫貧的模板化、同質化傾向明顯,導致貧困地區群眾經營競爭加劇,致富后勁不足。如今,生活方式、消費方式時刻在發生變化,了解和把握這些變化,生態產業脫貧才能緊跟變化的步伐,才能打開市場,推動百姓增收。

  在貧困地區,一些群眾受教育程度不高,對外部環境不了解,對市場變化不敏感,自己僅靠當地剛剛積累起的生態優勢搞產業增收,確實有困難。不隻如此,生態扶貧隨時都可能面對專業問題:“土壤修復后種點啥能助力脫貧又能保障健康”“哪些項目既能促進增收又可以確保下游水質安全”“當地的生態環境適合哪些特色經濟作物生長”,這些都需要專業人士指點迷津。

  生態扶貧,扶貧是目標,生態是路徑,這樣的扶貧模式,更需要有專業知識、有市場經驗的人士,幫助貧困地區規避生態風險,提供技術支持,謀劃、規劃生態產業布局,創出特色做成品牌,更有力地支撐貧困地區早日走向小康。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的庄嚴承諾。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生態扶貧,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點子的也要出點子。建議相關部門主動聯系有知識、有見地、有技術、有經驗的學者和企業家,為貧困地區多想針對性辦法,多拿有特色方案,切實探索出符合當地特點的生態扶貧之路。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03日 05 版)

(責編:李洋、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