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體制機制改革優化政府管理體制,明確各級管理權限﹔一次體制機制改革破解產業集聚發展問題,推動區域間實現良性互動﹔一次體制機制改革更適宜了企業化運營職能,雙輪驅動開發運營模式由此加速啟航。
今年以來,長春高新區掀起新一輪大改革、大發展浪潮。圍繞吉林省“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落實長春市高質量發展“四大板塊”戰略任務,創新體制機制,搶佔發展先機,為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建設加速助力。
以“管委會+公司+園區”發展的新模式成為本次體制機制改革的亮點,以開發運營去行政化和主責主業去社會化為切入點,引“改革活水”競相涌流。通過實施“公司化”開發主體改革,破解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夠強,市場運作方式不夠靈活問題,打造“1+1”雙輪驅動開發運營模式,剝離高新區管委會開發、建設、運營等適宜企業化運營的職能,充分發揮引領作用。
新發集團:用好政策福利引“鳳凰”來巢
“改革方案實施以來,新發集團感受最深、受益最大!”長春新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金輝對此次改革感觸頗深,金輝表示,管委會從原來“大管家”的角色,變成把握方向,做好服務的“店小二”,而公司從原來管委會的跟隨者、依附者變成具有主人翁意識的參與者,實現了與管委會同頻共振。把經濟發展的執行權最大化地下放到公司,給予了高度的靈活性,這樣的做法非常具有高度性。
為了適應新的改革需要,新發集團第一時間作出機構調整安排以回應改革。公司將原本的下屬部門優化重置,新增了法審、投資、運營等部門。“‘管委會+公司+園區’模式賦予部門新的職能,使各部門更加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公司快速發展的二次征程由此開啟。”金輝說。
金輝表示,此次體制機制改革使高新區的區域經濟活性得到了有效激發,作為企業我們更切身感受到,這也是高新區營商環境越來越好的一個表現。體制機制改革也促使了企業在招商過程中吸引粘合度更好,互補性更好的企業,就在7月2日,長春新區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以“線上簽約”的形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運營管理總投資200億元的“長春新區龍翔數字經濟產業園”。按照計劃,未來將形成180億的年產值,實現稅收36億元。
高新股份:以改革為契機打造一流現代化企業
談到此次體制機制改革以來新的變化,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驥表示:“公司最大的變化就是,讓我們更加堅信了發展的目標,讓心裡更有底氣了!未來公司也會更加嚴格按照市場化的規則去運行”。
作為由長春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總公司獨家發起設立的企業,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993年6月成立至今發展迅猛,在東北三省一百多家上市公司中總市值位居前列。
“這次體制機制改革,是管委會從管理型到開放型政府的轉變,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馬驥說,該公司已經開始新一輪產業戰略發展投資,未來發展本著將存量做足、增量做精的原則致力於健康產業,以高度市場化機制為基礎,以資本為紐帶,以科技創新為源動力,打造一流標准的現代化企業。
“登高致新,領航未來。創新發展是長春高新技術產業是公司快速發展的原因所在。” 馬驥認為,長春高新將抓住此次體制機制改革東風,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態度,把企業做好,構建開放性、多元化、各方共享的大健康產業平台,提升“長春高新”在國內醫藥領域的影響力和貢獻力。
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這裡孕育迸發。體制機制改革中“管委會+公司+園區”發展新模式,讓企業不僅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也讓其在經濟發展中成為真正的主角,以此次改革為契機,企業正在切實發揮龍頭企業和主導產業的引領作用,構建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靈活順暢的運行機制,為長春高新區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領跑型創新高地、高端化產業高地、全方位開放高地和現代化治理高地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