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吉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十次會議,審議有關改革事項,部署下步改革工作。吉林省委書記、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巴音朝魯主持會議並講話。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景俊海出席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支持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意見》《關於“抓點促面強硬核提質增效筑堡壘”以黨支部聯系點撬動支部〈條例〉落實深化基層黨建制度創新實踐創新實施方案》《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等4個文件。
巴音朝魯指出,建設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是黨中央高位謀劃、強力推動的國家戰略,對於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與韓國“新北方政策”有效對接、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打造東北對外開放新前沿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要堅持合作共贏這個大原則,發揮比較優勢,在產業協作、人文交流、經貿往來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建共享。要突出示范引領這個總目標,在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多領域開放合作、加強科技支撐等方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要抓住政策創新這個關鍵點,在財稅、金融、用地和要素價格等方面敢於突破、勇於創新,形成政策窪地效應,吸引東北亞各國經濟要素向我省集聚,以中韓雙邊合作帶動多邊國際合作。
巴音朝魯強調,要深化基層黨建制度創新實踐創新,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提高政治站位,抓好組織實施,幫助支部聯系點補短板強弱項、建機制抓落實。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發揮帶頭作用,帶頭學習深化思想認識,帶頭抓點履行政治責任,帶頭下沉開展蹲點調研,帶動全省各級黨委(黨組)書記和班子成員跟著學、照著做,不斷增強抓黨支部建設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壓實“治”的責任,健全“治”的依據,提升“治”的能力,形成“治”的環境,努力形成全社會協力推進環境治理的良好格局。要緊緊圍繞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三個關鍵環節,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切實提高創造的質量,加大保護的力度,提升運用的效益,著力將知識產權資源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
巴音朝魯指出,當前,全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要成果,疫情形勢趨於平穩,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明顯。受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半年我省“六穩”“六保”任務繁重艱巨。無論是鞏固前期成果,還是加快未來發展,都離不開改革這個利器。各地各部門要持續加大改革力度,發揮改革的重要作用,突出問題導向,破解發展難題,讓廣大人民群眾看見更多變化、得到更多實惠。
巴音朝魯強調,要緊緊圍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深化改革。抓住當前疫情穩定的有利時機,針對前一階段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來的短板漏洞,抓緊研究、推出一批改革措施,進一步健全全省公共衛生防控體系,推動疫情防控向常態化治理轉變。要及時修訂我省動物防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等相關法規制度,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公共衛生防控工作。要抓緊完善我省疾病預防控制建設總體方案,繼續深化“三醫”聯動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全科醫生、分級診療制度改革,優化疾病預防控制資源配置。要全面提升縣級醫院救治能力,加快構建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完善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建立健全科學研究、疾病控制、臨床治療的有效協同機制。要抓緊建立我省災時醫療保障應急制度,探索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加快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進一步強化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功能。要著手編制我省應急物資保障規劃,加快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機制,全面建立醫療救治、物資儲備、產能動員三位一體的物資保障體系。
巴音朝魯強調,要緊緊圍繞推動經濟恢復增長深化改革。要以改革促消費,擴大汽車、家電等商品更新消費,持續開展消費券促銷活動,推進夜經濟、地攤經濟有序發展,促進消費穩步回升﹔深化市場化投融資機制改革,進一步改善投資預期,激發投資熱情﹔完善債券使用管理制度,爭取國家財政專項債券支持,推動新基建“761”工程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切實擴大有效投資,助力產業升級。要以改革增動能,推出支持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改革舉措,發展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網紅經濟等新經濟,培育網絡診療、在線辦公、數字娛樂等新業態,支持企業加大網上銷售力度,發展網絡直播、體驗服務等新模式。要以改革優環境,全面對照中央《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有針對性地梳理排查近年來我省相關改革舉措,沒推出的要抓緊推出,需要調整的要抓緊調整,不合時宜的要及時廢止,以良好的營商環境、集成的政策措施促進經濟加快發展。要以改革優布局,持續推出一批有含金量的扶持政策,推動長吉一體化、長平一體化發展,加快長春經濟圈建設,培育壯大一批區域發展增長極。
巴音朝魯要求,要緊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當前形勢下,保障和改善民生,首當其沖的就是保就業。要通過改革挖掘內需,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著力擴大就業增量,積極創新企業穩崗支持政策,加大失業保險基金援企穩崗返還力度,延緩社保費繳納,支持企業不裁員。要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的援助力度,促進貧困勞動力、零就業家庭、返鄉農民工等困難群體就業。要加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改革力度,切實提升各方面改革舉措的集成效果,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持續深化脫貧攻堅領域改革,加快完善防返貧長效機制和貧困人口監測幫扶機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堅決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和成員,有關省級領導,省政府秘書長,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記者繆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