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中國北部(蛟河)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簽約落戶吉林省蛟河市天崗石材產業園區整整一年。一年時間,5家企業入駐,6家本地企業被盤活,總投資實現9.25億元。
天崗,正向東北亞石都挺進。
過去的天崗,有著高達100億立方米花崗岩總儲量,有著“吉林白”“芝麻白”這些質量上乘的石材產品,頂著“關東石材第一鄉”的美譽,卻是“捧著金飯碗,吃不上飯”。
天崗的石材行業如何轉型?
蛟河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成功引進了中國北部(蛟河)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規劃面積5平方公裡,計劃落地企業100戶。
項目集石材生產加工、礦山開採、資源循環利用、石材展示交易、石材商務服務、石材科技創意、石材倉儲物流、世界石材進出口八大功能區為一體。
3月6日,在通往雙岔河礦山的山路上,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上,豎立的金黃色鐵板格外顯眼。
“這是要建造的洗車噴淋點,讓在礦區內運送礦石的車輛,得以洒水降塵,實現無粉塵上路。”天崗經濟開發區副主任張振國介紹,“我們還要在2019年增綠0.53平方公裡基礎上,今年實現增綠0.7平方公裡。全力爭創省級綠色礦山。”
讓人翹首企盼的是項目建成后,可實現生產適用於機場、高鐵、地鐵、商場等建筑工程的高端石材產品,成就國內單體花崗岩項目最大組合繩鋸大板加工廠和最大的高標准白麻規格板生產基地。
資源循環利用區的建設最是備受囑目。去年開工建設的固體石材廢棄物處理項目早已完成設備安裝試機,投產后雙岔河礦區當年產生的石材固體廢棄物將實現100%處理。
今年,投資1.3億元的石粉綜合利用項目計劃4月開工。“項目完成后,天崗園區內所有石材廢棄物將全部得到有效處理。天崗石材的循環產業布局將實現閉環,中國北部(蛟河)石材循環產業園區即將正式形成。”張振國說。
中國北部(蛟河)石材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的引進建設,改變蛟河天崗石材產業園區粗放開採加工的歷史,促進了石材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循環綠色發展。
紅葉名城,已譽滿天下。石都蛟河,正全面挺進。(馬婧 陳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