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雲端”思政大課共享思想“盛宴”

2020年03月11日14:37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3月9日下午,一堂讓千萬大學生同時在線的“現象級”網課在“雲端”拉開大幕。這場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人民網聯合舉辦,邀請清華大學艾四林、中國人民大學秦宣、北京師范大學王炳林、中央財經大學馮秀軍四位教授在線“雲”開講,與高校學子分享疫情大考的啟示、青年一代的責任和擔當等。千萬高校師生通過各種方式收看了網絡直播。

“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的盛況!”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張岩說道,四位中國著名高校的思政課教師在網上給全國高校千萬師生上了一堂難忘的疫情防控思政課。全國師生不分地域,不限場所,共享中國最好的教師資源,你可以在草原、在海邊、在臥室或者在書房享受這場思想“盛宴”,打破了傳統的學習模式。此外,還可以觀看回放並且進行師生間的討論與學生間的討論,精彩內容可以重復觀看、學習。

觀看直播后,張岩表示,四位教師從高校思政課四門主干課的角度解讀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國政府的制度優勢產生的治理優勢、中國的抗擊疫情的歷史經驗以及面對戰“疫”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這是思政課教師在同一課堂內針對同一主題,從不同學科不同視角的全方面統領、分析和把握,是之前傳統模式思政課所不具備的優勢。2月26日,吉大馬院副院長石瑛、綱要教研室王廣義、李曄曄 、聶長久四位教師做過題為“重溫歷史,打贏戰疫”的吉林省思政第一課。這種全新的思想課網上教學模式既是疫情下的積極應對,更是對思想課教學形式進行改革的全新探索,目前來看,很受學生們的歡迎。

回顧起課上的內容,張岩說:課后學生可以在線提問,並由教師解答惑學生中比較集中的困惑。提高思想課教學的有效性、及時性及價值引領的方向性,也是思想課提高抬頭率和關注度的重要嘗試。比如清華大學艾四林教授回答了“外媒稱武漢封城是限制民權”的問題,他從民權的定義來分析行使自由權時不能傷害生命和健康權等。人大秦宣教授回答了“如何完善制度,如何轉成治理效能”的問題,他認為中國應保持高度的制度自信,但也要看到沒有任何一種制度是能解決所有問題的,隻有通過不斷完善制度提高治理效能。北師大王炳林教授認為,歷史思維讓人保有長遠的眼光,並能更好地把握歷史規律。中財馮秀軍教授回答了“隻要小確幸不要擔當”的問題,指出擔當不僅是付出和犧牲,更是舞台和機遇。應該說,這幾個問題都是在學生中集中、突出存在,但又需要很強專業知識和正確引導的問題,因此,這樣的問答環節是此次講座中非常有效的師生互動,更好地完成了思政課價值引領的重要作用。   

“這是個特別的庚子年,疫情“大考”突如其來,作為一名大學生,一名戰“疫”青年,這次特殊的思政課,給予我的是感動,是激勵,是將所學轉化為疫情防控工作的強大力量!”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級本科生饒蕾說:在艾四林教授的講授中,我看到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綻放的耀眼光芒,歷久彌新。堅持人民立場,提倡文明健康生活,人類從來不是萬物之主。疫情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盡顯,秦宣教授帶著我們從疫情大考中找尋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多難興邦,是危險也是機遇。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全國一盤棋,疫情防控體系發揮著巨大力量。王炳林教授講授的內容讓我充分帶著歷史思維進行學習與思考,回顧歷史,把握規律,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敲鑼打鼓實現不了中國夢,在歷史中永遠更好的走向未來的責任與信心。在疫情中需要每一位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生於“種花家”何其榮幸!舍棄孤芳自賞的小我,才能成就大我。學習理論,承擔責任,我們與時代同頻共振,有底氣、有信心在這次“大考”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饒蕾作為在校大學生,還談到一些對於線上教學的感受:我們的線上教學已進行了一段時間,從最初的慌亂、不適應到現在已經能較好的適應線上學習的節奏,課程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雲上課是同學們在網絡教學幫助下自主學習的一段特殊時期,除了學校安排的在線教學課程,同學們有很多自我支配的時間,可以利用國內外開放的教學資源,拓寬自己的視野。網絡直播平台為我們開拓了另一條學習的道路。能反復熟悉視頻學習裡的重難點,按下暫停鍵后在頭腦裡慢慢消化所學的東西,這使學習的自主性更高了。 屏幕是冰冷的,在雲上課中,平台如何能夠更多地創造師生互動的機會,拓展趣味性的學習方式,讓課程變得不再枯燥,或許還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責編:王帝元、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