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屆中國·吉林國際霧凇冰雪節:冰雪產業開發的江城范本

2020年01月02日09:07  來源:吉林日報
 
原標題:冰雪產業開發的江城范本

  一場盛大的冰雪節,“攪”熱了寒冬,也讓北國江城的冰雪產業成績單亮相台前。記者錢文波 攝

  時至隆冬,吉林大地冰天雪地。12月21日,由吉林市政府、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霧凇之都、滑雪天堂——北國江城·吉林市”第25屆中國·吉林國際霧凇冰雪節在吉林市啟幕。冰雪節將持續到2020年2月29日,貫穿2019—2020整個雪季。活動期間,圍繞冰雪文化、冰雪藝術、冰雪旅游、冰雪體育、冰雪經貿五大板塊,17項主體活動和100余項系列活動輪番上演。

  自然+人文

  共赴江城冰雪之約

  霧凇冰雪節開幕第二天,從長春來的謝阿姨和老姐妹們登上霧凇島,從早玩到晚,朋友圈發了27條,每條都是霧凇島不同角度的美——

  煙籠寒水,霧鎖寒江,游人如織。流動的江水,夢幻的霧凇,熱鬧的民俗表演,潑水成冰的“網紅”拍照地﹔冰雕、雪圈、民俗博物館,高頭大馬,神俊獵鷹,胖乎乎的雪撬狗……冬日霧凇島美得熱氣騰騰、生龍活虎。

  霧凇島在吉林市北35公裡處,是鬆花江上一個自然形成的江心小島,四面環水。因其地勢較吉林市區低,江水環抱,冷熱空氣相交,形成霧凇。多年來,霧凇島因冬季霧凇厚重持久,樹形奇美享譽海內外。在霧凇島上“夜看霧,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成為四海皆知的“美麗密碼”。

  美麗的霧凇,是怎樣成為吉林人的“搖錢樹”的?走進霧凇島,答案不言自明。霧凇島上除了霧凇,還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文化。在室外,以冰天雪地為背景,這裡有常換常新的滿族文化表演,巡游的秧歌隊,古老的薩滿舞,走進游客中間的獵鷹表演,以及充滿儀式感的八旗巡游表演﹔在室內,暖融融的木質房子裡,有講述吉林烏拉厚重歷史的博物館,有熱情周到的餐飲服務,更有代表地方特色的平價旅游產品﹔在島上,馬架子、地窨子、民居三合院……充滿著濃郁的滿族祖先文化生活氣息,“東北十八怪”中的窗戶紙糊在外、草苫土房籬笆寨、煙囪貼在山牆外、嘎拉哈姑娘愛……能看到東北人融入血脈中的豪邁。

  在今天的吉林市,冰雪搭台,霧凇做主角,自然與人文交相唱和。冰雪和霧凇招來了游客,吉林烏拉的厚重歷史留住了游客,屬於江城的冰雪奇緣不斷上演,吉林冰雪旅游的美麗圖景呼之欲出。

  政策+市場

  讓冰雪產業趁勢而上

  12月20日,周五,夜幕降臨。本就熱鬧的萬科鬆花湖滑雪場又迎來了一個客流小高峰。長春、沈陽等周邊城市的滑雪愛好者驅車來到吉林萬科鬆花湖滑雪場過周末。在一些滑雪愛好者的圈子裡,“周末去吉林市滑雪度假”已經漸成風尚。

  這樣的“江湖地位”,得益於政府部門弛而不息的謀劃和推介,更受惠於企業的高標准建設和強勢營銷。在霧凇冰雪節期間舉辦的“智享冰雪高端交流會”現場,萬科鬆花湖度假區總經理趙蘭菊告訴記者,為了推廣冰雪運動,培育滑雪市場,萬科鬆花湖度假區配合吉林市政府的統一規劃,推出了針對不同圈層消費者的差異化優惠選項。多方努力下,萬科鬆花湖滑雪場營業僅6個雪季,累計接待游客數量就已經突破百萬,將國內一些老牌滑雪目的地遠遠地甩在了身后。

  為加快冰雪產業發展,吉林市還陸續出台了《關於促進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做大做強冰雪產業實施方案》《冰雪裝備產業園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文件,助力冰雪產業發展。

  目前,吉林市已建成中高端冰雪場館14座,其中包括北大湖和萬科鬆花湖兩個國際級滑雪綜合度假區,以及一座世界級的室內四季越野滑雪場。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是亞洲自然條件和競技滑雪品質最好的雪場,曾成功舉辦第6屆亞冬會和三屆全國冬運會的全部雪上賽事,在亞洲承辦高端、競技滑雪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在國際滑雪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萬科鬆花湖度假區曾成功舉辦過中國高山滑雪錦標賽、奧地利滑雪賽等眾多國際國內賽事,連續兩年榮獲“世界滑雪大獎”中國最佳滑雪場。

  旅游+文化

  詩與遠方匯聚於鬆花江畔

  霧凇冰雪節開幕式現場,會場外設置了文創產品展。

  望著熙熙攘攘的人流,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缸窯燒造技藝”傳承人劉秀利笑呵呵地向人們講解缸窯燒造作品,心裡卻直后悔:不該把展品早早地賣出去,“開幕式還沒開始呢,這都快賣空了。”最后隻好跟付了錢的外地年輕人商量:“借我擺一會兒好不好,完事兒我快遞給你送家去?”

  現場受到追捧的遠不止劉秀利一家。烏拉草現場編制的工藝品,滿族手工盤扣造型的胸針,用吉林市當地瓷土燒制的烏拉火鍋陶瓷工藝品,關東韻味十足的布老虎,牛皮做的、巴掌大的小靰鞡鞋……凝結著吉林人創意和匠心的文創產品,讓遠道而來的客人贊嘆不已:吉林了不起!

  深厚底蘊,源遠流長。吉林市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底氣十足。從1676年作為吉林將軍府所在地,到1954年省會遷往長春,吉林市作為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達278年。東團山文化遺址、扶余故都、明朝船廠、打牲烏拉、清代水師營等,記錄了城市的榮耀與輝煌,是史前文化發源地和滿族發祥地之一。

  一段時間以來,吉林市深度挖掘民族、民俗、歷史等文化資源,開展民族音樂會、民間冰雪題材創作展等具備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動,增強冰雪城市文化內涵。2018年雪季成功舉辦了中國·吉林首屆國際冰雪攝影大展,集中展出了海內外攝影名家來吉採風創作的逾千幅冰雪攝影佳作,從全球化的視角展現了吉林市豐富的冰雪資源和獨特的地域文化。“賞霧凇、戲冰雪、泡溫泉、享民俗、過大年”為主線的冬季文旅產品,將唱響北國江城這個雪季。當詩與遠方匯聚於鬆花江畔,冰雪江城故事也就有了更深刻的時代韻味。

  近年來,吉林市圍繞建設冰雪旅游名市、冰雪體育強市、冰雪產業大市,加快打造世界級冰雪旅游目的地,冰雪產業呈現出強勁發展態勢。每年一屆的霧凇冰雪節,給本就紅紅火火的江城文旅產業添了一把“柴火”,伴隨著產業布局的深入推進,這曲鬆花江畔的“冰與火之歌”將奏出更加優美的旋律。(記者陶連飛)

(責編:馬俊華、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