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师者仁心铸大爱 躬身耕耘育桃李

——记镇赉县哈吐气蒙古乡学校校长夏友好

2025年09月10日14:21 |
小字号

在镇赉县哈吐气蒙古乡学校,有这样一位校长,他用深情与担当书写着教育的华章,用行动诠释着“为人师表”的深刻内涵,他就是夏友好。他的故事,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师生的心;又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乡村教育前行的道路。

“与其说是校长,我更愿以‘老师’的身份,站在三尺讲台上,与学生在一起。”今年55岁的夏友好对学生的牵挂,是从心底自然流淌出的深情。9月9日,教师节前夕,负责包保哈吐气村和张海村的吉林省信用融资担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到学校慰问,送来了乒乓球、足球等30多种共计价值5万元的文教用品和体育用品。

当看到这些物资时,夏友好首先想到的是学生们又有新球玩了,随后便想到生病的六年级学生鹏鹏(化名)要是知道该有多开心。今年8月17日,鹏鹏突发疾病,夏友好带头组织全校教师筹款,开学后他又与班主任一起进行家访,悄悄将慰问金塞给孩子家长。当孩子复查归来,他又第一时间赶来,握着孩子的手轻声鼓励。这份牵挂,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是他把每个学生都装进心里的见证。

夏友好关心基层一线老师,用实际行动为一线老师的成长铺路,成了同事们心中的榜样,也激励着全体教师在教育道路上携手前行。2023年3月,他主动退出职称晋升,将机会留给基层老师。他说基层老师辛苦,要把机会让给他们。这份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了同事们心中的榜样,也激励着全体教师在教育道路上携手前行。

课堂是夏友好最热爱的阵地。他总爱坐在教室后排,两本厚厚的听课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教学细节。课后,他与年轻教师促膝长谈,分享教学心得;课间,他会把基础薄弱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耐心讲解难题。在他的带动下,校园里掀起了义务辅导的热潮,近500人次的课后指导,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每个孩子的眼睛。学生的身心变化明显、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成果喜人:中考工作中,2023年参考人数27人,升入25人;2024年参考人数24人,升入中学20人;2025年,参考人数25人,升入中学24人。

对学生的关怀,夏友好早已超越了课堂的界限。留守儿童的家中,常出现他亲切的身影,倾听孩子们的心事,帮忙解决生活难题;看到孩子们席地午睡,他果断从有限的经费里挤出钱购置隔凉垫。“再穷不能穷孩子。”这句朴实的话语,是他行动的真实写照。

“心中满是感激与不舍,在课堂上汲取知识的专注、在操场上挥洒汗水的畅快时光,都是我人生中无比珍贵回忆,每当想起您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的那些细致关怀,心中便涌起阵阵温暖,是您让我们的校园始终充满着向上的力量。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勇往直前……”

学生涵涵(化名)曾因家庭变故产生厌学情绪,夏友好和班主任持续找她谈心、帮扶,为她点亮希望之灯。最终,涵涵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一封饱含热泪的感谢信,成了夏友好最珍视的礼物。在他心中,学生的成长与信任,胜过所有荣誉证书。

多年来,夏友好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被评为全市“党务先进工作者”,学校也在2024年被评为“白城市民族教育示范基地”。

在夏友好的引领带动下,哈吐气蒙古乡学校充满了爱的氛围。教师们纷纷以他为榜样,义务辅导学生、创新教学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充满爱的实践活动,从慰问老人到奖励积极向上的学生,从大课间的特色活动到校长带领学生跑步锻炼,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立德树人的教育内涵。相信未来,这所学校将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教育之花,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学子。(田宏)

(责编:王海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