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理”到“智理”从“解结”到“暖心”——梨树县综治中心创新书写基层治理新篇章

梨树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水平,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实现群众办事说事“只进一扇门”,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今年以来,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7.3%,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6.7%,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柔性化解 彰显基层治理温度新范式
梨树县综治中心毗邻韩洲公园,基于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打造极具地方特色和调解元素的综治广场、综治长廊,深度融合中华传统调解智慧与现代法治理念,通过历史典故、经典箴言等文化符号,浸润引导群众知法、明理、修和,实现“观古鉴今、以文化人”的深层治理效能。在日常工作中创造性地探索出“走读式调解”工作法,专业调解员带着矛盾纠纷当事人到公园里边遛弯边调解,既缓和了双方的急躁心情也减轻了压力和焦虑,极大提高了调解成功率。通过这一工作方法,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7件,真正为群众解好“事结”、化好“心结”。
高位靠前 打造矛盾化解攻坚新标杆
在梨树县综治中心,每天都有一名县级领导亲临一线,直面群众,接待来访,通过“定点接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 相结合的方式,主动聚焦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领导牵头、部门联动、乡镇协同、闭环管理”的矛盾化解格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接访领导主动下沉调研、牵头制定解决方案,推动从“个案化解”向“类案治理”转变。截至目前,全县县级领导累计在综治中心接访175次,覆盖征地拆迁、民生保障、涉法涉诉等多个重点领域,推动解决跨部门、跨层级复杂问题130件,发挥了破解信访难题的“头雁作用”。
智治赋能 激活基层治理效能新引擎
梨树县综治中心依托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全县近7万条法律案例库、调解案例库、信访案例库等大数据资源,以“算力”赋能“脑力”,对政策法规、办事指南、业务流程、高频问题等进行深度融合,搭建智能化矛盾纠纷调解助手,为来访群众提供智能咨询服务。在面对复杂的矛盾纠纷时,DeepSeek大模型能够快速梳理问题脉络,精准定位矛盾焦点,敏锐识别情绪激化风险点以及法律争议的关键环节。综治中心调解员以此为参考依据,结合现场沟通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调解方案,实现法、理、情的深度融合。目前智能化矛盾纠纷调解助手已为来访群众提供精准服务80余次。
法治普惠 搭建城乡法律服务新高地
梨树县综治中心成立基层服务站,聘请专业法学专家入驻综治中心,为来访群众提供专业、高效、免费的法律咨询、指导服务,切实增强了群众在解决法律问题时的获得感与信任感。中心设立“律兜”互联网无人律所,依托平台全国50000名律师资源,为群众提供在线一对一视频法律咨询服务,全县24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已全部配齐便携式“律兜”乡村法务助手,直接把公益法律服务送到家门口,有效缓解群众寻求法律服务费用高、跑路远、耗时长等痛点。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发力,让专业法律服务触手可及,既有效降低了群众寻求法律帮助的门槛,也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截至目前已为来访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1200余人次。
心治联动 织密基层心理服务新网络
梨树县综治中心聚焦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远程心理服务平台,有效破解基层“心理疏导”“心理咨询”专业力量短缺、服务覆盖不足的难点、痛点问题,实现县、乡(街道)两级综治中心心理咨询资源的高效联通。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无需复杂操作,通过“一键拨号”功能即可快速向县综治中心发起心理咨询支援请求。县综治中心依托轮驻机制,每日安排持有国家认证资质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在岗值守,确保在接到基层请求后第一时间响应,双方通过高清视频连线,直接为基层群众提供情绪疏导、心理困扰解答、危机干预指导等服务,真正将专业心理服务延伸至“神经末梢”,目前已累计为来访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服务160次。
下一步,梨树县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持续在“优化协同流程”“完善运行机制”“拓展服务范围”“深化智慧应用”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综治中心的实战效能,真正确保人民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处置在萌芽状态,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