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行进中国|小菌菇的“七十二变”

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 马俊华
2025年08月22日15:52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你见过粉红色的木耳吗?

你收到过用“蘑菇纸”做的录取通知书、明信片吗?

你吃过用木耳制成的冰淇淋吗?

你见过搭载AI智能系统、用于培育珍稀菌菇的“智慧方舱”吗?

……

在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团队带来了一场菌物科技的盛宴,全方位展示了从新品种到智慧种植,再到创意深加工与文创产品的产业链条。今天,记者带你一起见证小菌菇的“七十二变”。

刚一来到现代菌物示范区展厅入口,“珍稀菌菇智慧菇房”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集装箱式的“智慧方舱”将神秘感拉满,它到底有多智慧?

在“珍稀菌菇智慧菇房”内培育的蘑菇和金耳菌。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在“珍稀菌菇智慧菇房”内培育的蘑菇和金耳菌。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该方舱是我们团队的专利成果,搭载了AI智能系统,可以实现对蘑菇生长环境包括温度、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的精准监测与实时微调。”李玉院士团队成果转化基地负责人段秀莲解答了记者的疑问。其远程监控和自动报警功能改变了传统大棚“看天吃饭”的模式,提升了蘑菇的品质和生产效率,为菌物产业的规模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上,现代菌物示范区展厅里人来人往。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在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上,现代菌物示范区展厅里人来人往。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走进展厅内,一朵朵粉红色木耳前,游客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分享,“第一次见到粉红色的木耳,太新奇了,这是染色的吗?”继此前李玉院士研发的“白富美”玉木耳广受好评后,本届农博会上,桃红玉耳成为现代菌物示范区的焦点。

李玉院士团队今年推出的桃红玉耳成为展区的焦点。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李玉院士团队今年推出的桃红玉耳成为展区的焦点。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这些粉红剔透的木耳可不是染色而成,而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实现的自然着色。”段秀莲介绍,新品种木耳营养价值比传统品种提升很多,也因其“高颜值”被称为“贵妃耳”。桃红玉耳菌包和鲜耳也成为了市民游客争先抢购的“爆品”。

今年以来,吉林省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全力推进“十大跃升行动”,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上半年,全省共转化科技成果2218项,同比增长46.9%;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43.18亿元,同比增长9.91%。

科技创新正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顶尖人才、先进设施汇聚于此,让吉林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不断迎来突破性成果。

在2025年高校录取通知书中,吉林农业大学可食用的“蘑菇录取通知书”内页一度“火出圈”。

吉林农业大学可食用的“蘑菇录取通知书”。吉林农业大学供图

吉林农业大学可食用的“蘑菇录取通知书”。吉林农业大学供图

“这种由特殊蘑菇纤维制成的纸张无需传统造纸工艺中的碱洗、漂白环节,兼具低碳、环保、健康的特性。”说着,段秀莲展示起了与“蘑菇录取通知书”同源同材的明信片。

这套包含15张、印有团队发现的菌物新种的明信片,采用菌丝体自然交织成型,以其独特材质和科普价值成为展台亮点。“未来,我们计划推出更多新品种系列明信片,让更多人了解菌物知识,走进多彩的蘑菇世界。”段秀莲说。

用“蘑菇纸”制成的明信片。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用“蘑菇纸”制成的明信片。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食用菌年产量从1978年5.7万吨到目前超4000万吨,40多年来增长了700倍,让我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食用菌产业大国。

各类菌菇制成的食品、保健品吸引了市民游客的目光。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各类菌菇制成的食品、保健品吸引了市民游客的目光。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展厅内,除了木耳酱、木耳脆片等琳琅满目的休闲食品,首次亮相的蘑菇冰淇淋尤为吸睛——在牛奶中融入玉木耳和桃红玉耳,不仅带来新奇口感;其设计的龙形外观还蕴含“鱼跃龙门”的美好寓意。此外,灵芝参茶、菌菇饮料、保健口服液等产品,充分结合吉林省的地域特色资源,构建起多元化的大健康产品矩阵。

加入了玉木耳、桃红木耳的蘑菇冰淇淋。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加入了玉木耳、桃红木耳的蘑菇冰淇淋。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从源头育种、智慧栽培,到精深加工、科普文创,我们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菌物科技的非凡魅力与产业潜力。”段秀莲表示,团队将持续致力于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助力“小菌菇”成长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大产业”。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进入专题

(责编:李洋、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行进中国|小菌菇的“七十二变”
  你见过粉红色的木耳吗? 你收到过用“蘑菇纸”做的录取通知书、明信片吗? 你吃过用木耳制成的冰淇淋吗? 你见过搭载AI智能系统、用于培育珍稀菌菇的“智慧方舱”吗? …… 在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团队带来了一场菌物科技的盛宴,全方位展示了从新品种到智慧种植,再到创意深加工与文创产品的产业链条。今天,记者带你一起见证小菌菇的“七十二变”。…
什么味儿?关东味儿!来长春农博会感受东北民俗文化
  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正火热进行中 各展区人气持续攀升 在位于农博会主展馆6厅的关东(吉林)农耕民俗文化展 因浓厚的关东文化底蕴 成为游客感受传统农耕文明 寻觅乡愁记忆的热门打卡地 关东农耕民俗文化展区占地6500平方米 以“追溯吉农事、再现农耕情”为主题 展示农耕文化历史 传承吉林农耕文明 共设置了关东文明史展区 闯关东历史展区 关东特色民居展区 关东农耕风情展区 关东特色文化展区等板块 每一板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 这里有关于农耕文化的 种种传说、故事和生活纪实 再现了黑土地文化生活的真实状态 展现了劳动人民 勤劳、勇敢、乐观的生活历程 吉林作为农业大省 沃野千里 自然资源丰厚 孕育了特有的黑土地文化 关东文明史展区内系统展示了 近千年来的农业发展历程 吉林大地广袤的地域和丰饶的资源 石器和铁器时代的产生 对于当时整个农耕的影响 在这里 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传统的农耕器具 闯关东历史展区内 208个泥人雕塑 逼真生动地塑造了 “闯关东”“创关东”“立关东”的历史过程 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拍照 “我特别爱看《闯关东》那部电视剧,通过这个展区让我联想到了电视剧里的场景,对于闯关东这段历史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游客王先生感慨地说。…
长春:向日葵竞相绽放 金色花海“醉”游人
  人民网长春8月22日电 (记者李洋、马俊华) 近日,长春市长春公园内的向日葵进入盛放期,高空俯瞰,黄绿相间,尤为壮观,构成一幅美丽的城市花海景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