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缺“研”少“学”……
选择研学游,该如何避坑(民生一线)

![]() |
来到田间地头体验干农活,前往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进入高校实验室探寻前沿科技……暑假期间,各类研学游产品纷纷上新,吸引了不少家长下单。
近年来,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市场蓬勃发展。但研学游机构泥沙俱下,导致安全事件频发,还存在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缺“研”少“学”等问题,屡屡受到家长们的质疑。
研学游市场乱象的成因是什么?家长为孩子选择研学游产品时又该如何避坑?
市场火爆却存隐忧
“本想让孩子感受一下名校氛围,结果不仅连校门都没进去,还把腿给摔伤了。”暑假期间,内蒙古某市市民王女士给孩子报名了某机构组织的研学游,然而实际行程与宣传内容严重不符,过程中孩子还意外受伤。王女士遂向有关部门投诉,经调查,该机构在没有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宣传并经营研学游业务,被判定退还违法所得并处罚款2万元。
无独有偶,家住浙江杭州市的王女士给女儿下单了一个五天四晚、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研学游产品,结果也不那么满意。
“说得天花乱坠,要去科技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启发性课程’,其实就是参观打卡,费用却花了6000多元。”王女士说。
记者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检索,发现不少家长吐槽市面上的研学游项目存在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现象。
记者也尝试在电商平台下单了一款名为“清华北大深度研学”的产品,产品简介中称这是高档团深度游,可以参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个点位,并且有趣味讲解。但咨询后发现,交298元的团费,只能选择一个学校,而且仅能帮助购买者预约进入校园,讲解服务需要再加价700元,讲解人员也不是有专业资质的研学游老师,而是社会兼职人员。
“市场上很多普通旅游产品,在宣传包装上打着研学游的旗号,价格也水涨船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副主任吕佳颖说,不少家长倾向给孩子报名以名校为主题的研学游,但很多组织者只是带孩子在校园里参观拍照,没有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教师队伍,研学游沦为“到此一游”。
同时,研学游在收费上也缺乏统一标准。记者在相关平台查询发现,市面上,针对清华北大的研学游产品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差距很大。“更多时候,按照研学游的标准宣传和收费,结果却不那么让人满意。”一名家长表示,有的产品会标注住宿酒店名称,价格较为透明,有的则冠以“学生公寓”等模糊称呼,实际接待标准远低于预期。有的家长表示,给孩子报了打着品质研学旗号的产品,却成为打卡式旅游,没有学习环节和课程设计,非常失望。
行业标准亟待规范
研学游的兴起,离不开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便已经提及研学相关内容。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研学旅游服务要求》《出境研学旅游服务要求》《研学旅游课程与线路设计指南》等多个行业标准,对研学旅游进行规范。
一名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负责人说,和普通旅游产品相比,研学游的价格要高出不少,除了旅行社和教育培训机构外,博物馆、科技企业、亲子酒店等也纷纷入局。
“开展研学游的机构需要具备旅行社资质,教育机构如果要开展研学游,需要取得旅行社资质或与有旅行社资质的机构合作。但很多不具备旅行社资质的机构却在开展研学旅游业务,滋生了虚假宣传等行业乱象,导致市场混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研学研究所所长邓德智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增加了研学旅行指导师这一职业,2024年更名为研学旅游指导师,进一步明晰了研学的内涵与外延。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针对研学旅游指导师,各类教培机构的培训考证服务层出不穷,其中不少打着“证书可查”“各地通用认可”“一站式全程跟踪服务”等话术,花上几百元培训数天或者仅参加一次线上考试就能拿证,培训效果令人质疑。
“研学游需要既懂教育规律又熟悉旅游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研学旅游指导师的职业标准尚在制定中。由于缺乏统一规范和评定机构,研学旅游指导师应接受何种培训、具备哪些素养、如何取得资质尚无统一标准,市面上催生了各种培训班,发证单位也五花八门。”邓德智说。
“市场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行业规范的健全和专业人才的培养。”邓德智表示,由于研学游涉及市场监管、教育、文旅等部门多头管理,更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建立综合协调的部门以及相关机制,提升治理效能。
报名前先确认资质
“确保研学游安全,首先要选择正规旅行社。”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处长张虎提醒,旅行社必须取得有效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方可组织并承接研学旅游活动。报名前,家长可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查询机构资质信息。若发现无资质机构组织研学旅游活动,可向当地文旅部门举报。家长还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信用情况,避开经营异常或有投诉记录的旅行社。
“报名前,家长还可以阅读《研学旅游服务要求》,对照本次活动是否符合安全保障要求。”张虎举例,随团服务人员与参与者配比不低于1∶20;距住宿地车程30分钟内有可提供救治的医疗机构;购买旅行社责任险,并针对研学旅游活动制定相应保险方案,提示参与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安全保障措施越具体、内容越详细,越能降低风险。
2024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开展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确定由黑龙江、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四川等6省份作为首批试点省份。此前,全国也有多地发布了研学示范基地名单。“选择这类国家认可的示范基地以及相关机构的产品,研学游的质量也更加有保障。”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主任池静说。
“与相关机构签订合法有效的合同(协议),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也很重要,家长要特别关注与自身权益相关的重要条款。”池静建议。
针对投诉问题,池静建议要明确相应研学游组织方的上级主管部门,“如果是旅行社组织开展的研学活动,倘若产生纠纷,可以直接向文旅部门投诉反映。”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让其独自参加研学游,许多家长仍然心存顾虑。学校和社区组织的户外研学活动给这些儿童提供了更多选择。
“暑假期间,我们不仅为社区儿童提供公益托管,还定期组织户外研学活动。”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建设街道亿利金威社区党支部书记郭培培说,活动为外出的儿童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队,招募10余名志愿者组成看护团队,实现“2名成人看护3—4名儿童”的高监护配比,确保责任到人、关注到位。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2日 10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什么味儿?关东味儿!来长春农博会感受东北民俗文化
- 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正火热进行中 各展区人气持续攀升 在位于农博会主展馆6厅的关东(吉林)农耕民俗文化展 因浓厚的关东文化底蕴 成为游客感受传统农耕文明 寻觅乡愁记忆的热门打卡地 关东农耕民俗文化展区占地6500平方米 以“追溯吉农事、再现农耕情”为主题 展示农耕文化历史 传承吉林农耕文明 共设置了关东文明史展区 闯关东历史展区 关东特色民居展区 关东农耕风情展区 关东特色文化展区等板块 每一板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 这里有关于农耕文化的 种种传说、故事和生活纪实 再现了黑土地文化生活的真实状态 展现了劳动人民 勤劳、勇敢、乐观的生活历程 吉林作为农业大省 沃野千里 自然资源丰厚 孕育了特有的黑土地文化 关东文明史展区内系统展示了 近千年来的农业发展历程 吉林大地广袤的地域和丰饶的资源 石器和铁器时代的产生 对于当时整个农耕的影响 在这里 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传统的农耕器具 闯关东历史展区内 208个泥人雕塑 逼真生动地塑造了 “闯关东”“创关东”“立关东”的历史过程 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拍照 “我特别爱看《闯关东》那部电视剧,通过这个展区让我联想到了电视剧里的场景,对于闯关东这段历史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游客王先生感慨地说。…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