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在吉林投产

人民网白城7月27日电 (记者李洋) 全球最大单体绿色合成氨项目26日在吉林大安正式投产,该项目通过800兆瓦风电光伏新能源机组发出的绿电,每年可制取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5万吨,节约标准煤23万吨。
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作为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由吉电股份出资建设,于2023年5月开工,新能源装机800兆瓦(风电700兆瓦,光伏100兆瓦)。
吉电股份800兆瓦风电光伏新能源机组。吉电股份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创新采用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设计思路,取得1项发明专利和33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创造了4项全球之最——
全球最大规模一次性投产绿色合成氨单体项目,建成一套1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实现从电到氢再到氨的全产业链贯通,为新能源发电就地转化提供了新路径。
全球最大规模的碱液与PEM混合电解水制氢,36000标方/小时的碱液制氢与9600标方/小时的PEM制氢设备实现双技术路线耦合,兼顾规模化与灵活性,构建组合优势。
全球最大规模的直流微电网制氢,攻克直流离网制氢关键技术及装备国产化难题,实现40兆瓦新能源发电直供制氢,探索“风光”离网制氢新模式。
全球最大规模的固态储氢,建设48000标方固态储氢装置,验证固态储氢在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的可行性,助力破解氢气储存难题。
据悉,绿色氢基能源是指以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等)电解水制取“绿氢”为载体,耦合绿色氮源和绿色碳源,采用低碳工艺生产的二次能源,涵盖绿氨、绿甲醇、绿航油等产品。它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及交通等领域,是推动全球深度脱碳,实现能源、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工作人员在大安市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中心控制室分析数据。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吉电股份董事长杨玉峰表示,将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绿色氢基能源产业,滚动开发梨树绿甲醇、绿航油等示范项目,不断巩固和扩大绿色氢基能源产业领先优势,锚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氢洲”系列产品全球销售。
夕阳下,一台台风机在风中源源不断地产生电能。吉电股份供图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是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吉林西部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近年来,该省将资源禀赋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十四五”以来,全省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屡创历史新高,2024年,能源及关联产业项目投资突破1100亿元,是“十三五”末的六倍,为东北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能源保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在吉林投产
- 人民网白城7月27日电 (记者李洋) 全球最大单体绿色合成氨项目26日在吉林大安正式投产,该项目通过800兆瓦风电光伏新能源机组发出的绿电,每年可制取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5万吨,节约标准煤23万吨。 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