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专业守护暖银龄 志愿爱心润桑榆

敦化市渤海街道红旗社区探索“党建+专业+志愿”服务模式,托起困境老人幸福晚年

2025年07月04日15:25 |
小字号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如何解决“养老难”的问题,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一道新课题。在破题探索中,敦化市渤海街道红旗社区党委创新打造“夕阳有爱 温情常伴”困境老人关爱项目,通过“党建引领+专业服务+志愿服务”多轨并行模式服务困境老人,以党建引领构建服务体系,用专业力量解决“急难愁盼”,让志愿温情驱散“暮年孤寂”,共同织密社区养老幸福网。

党建领航:把准为老服务“方向盘”。红旗社区党委通过党建引领汇聚多方力量,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组织召开党建联席会,整合辖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构建起“党委统筹、专业支撑、志愿补充”的服务体系。设立“党员助老先锋岗”,发动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结对帮扶困境老人;设立“微心愿”认领平台,发动辖区单位党组织认捐助老物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慈善捐赠等多渠道筹资,设立社区为老服务专项基金。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组织党员、“三长”、社工开展“红色敲门行动”,走访786户老人家庭,精准建立20户困境老人“一户一档”,记录老人健康状况、家庭支持、服务需求等,实施动态更新数据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享。

专业力量:筑牢困境老人“安心墙”。红旗社区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建立“需求评估—服务匹配—质量回访”闭环机制。针对独居、空巢、失独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4大类20项“菜单式”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个性化服务53次,满意度达100%。同时链接社会资源,解决其实际困难。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专业医护团队,每周上门巡诊,为慢性病老人监测血压血糖,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康复指导和褥疮护理,为认知障碍老人制定非药物干预方案。免费安装卫生间扶手、防滑地垫、一键呼叫设备等,小小改造,大大降低跌倒风险,让家更安全。

志愿服务:点亮银铃生活“暖心灯”。专业服务筑牢底线,志愿服务则让关怀更有温度。红旗社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形成“邻里互助、情暖夕阳”的浓厚氛围。社区组成邻里志愿服务队,与困境老人“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扶,定期上门探访,帮忙代购生活物资、缴纳水电费、聊聊家常。组织青年志愿者定期走进社区,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与远方的亲人视频,协助整理家居环境,陪伴参与社区活动,为老人的生活注入青春活力与欢声笑语。社区还积极挖掘“年轻老人”资源,组建“老伙伴”志愿服务队,身体硬朗的低龄老人发挥余热,为行动不便的高龄邻居送餐上门、读报陪聊、协助简单家务。同龄人之间更懂彼此,一句乡音,一份理解,是无可替代的慰藉。

专业铸就安心,志愿传递温情。红旗社区“党建+专业+志愿”服务模式,是社区治理精细化、人性化的生动实践。为困境老人筑起一座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让每一位银龄长者都能在熟悉的社区里,安享有尊严、有质量、有温度的晚年生活。红旗社区将继续拓展这一模式向更多领域发展,让“党建+”的温暖阳光照耀更多需要关爱的群体,为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样本。

来源:敦化市委宣传部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