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司法” 长春净月法院法治传承浸润课堂

党建工作是机关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做好法院工作的动力和保障。近年来,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探索“党建+司法”模式,不仅为青年法官搭建了学习平台,还深入到大学的法学院,发挥“传帮带”作用,为未来的法务工作者播种法治信仰的种子。
近日,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走进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举办法律实务讲座。同学们与优秀法官面对面交流,学习深化对法律实务的理解,提升法律应用能力。
此次活动,长春净月法院长期奋战在审判一线的青年法官,利用自身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的司法智慧,为同学们在课堂理论知识之外上了一堂法律务实课,这些课程内容丰富,既包含法律理论的深度解读,也融入了真实案例的细致剖析,让学生们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深刻领悟法治精神。
讲座在法官康倩的分享中拉开帷幕。她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劳动争议要点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实务视角和深刻的启发。随后,法官高源围绕租房合同法律实用技能展开讲解,为同学们带来了极具实用价值和理论深度的讲座。
“作为一名青年法官,我是‘传帮带’的受益者,净月法院青年法官业务学习小组,这种‘党建+司法’模式,为我们青年法官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平台,老法官们不仅教会我们如何研判案件、驾驭庭审,更用一言一行传递着司法为民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现在,我也来给我们年轻一代,即将成为法务工作者的同学们,讲述我自己的经验和视角,这就是一种传承。”净月法院法官高源说。
近年来,长春净月法院从党建引领角度出发,成立青年法官业务学习小组,利用“党建+司法”模式,以“老带新”“一对一结对”的方式,充分发挥资深法官的经验优势,帮助青年法官拓展审判思维、提升庭审能力,为法院队伍新老更替、实现梯队式发展、提升审执质效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此次走进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举办法律实务讲座,净月法院更是想要将“传帮带”的面扩展到在读的法学生身上,让他们更快地熟悉现实生活中的法务工作,让他们更有底气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净月法院副院长潘仲说:“‘传帮带’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司法事业薪火相传的重要纽带,这种传承,传的是司法为民的初心,帮的是业务能力的提升,带的是公平正义的担当。希望年轻一代法官既要用好庭审和案件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还要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做到从政治上看,从法律上办,更要接好老一辈的‘接力棒’,让优良作风和法治精神在新时代法院队伍中永续传承。”
通过此次法律实务讲座,长春净月法院为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实务经验和深刻的法治启示。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让他们对法律实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未来法务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长春净月法院的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党建+司法”模式的深入实践,更是对法治传承的积极践行。通过搭建学习平台、深入法学院校举办讲座等方式,长春净月法院不仅提升了青年法官的业务能力,更为未来的法务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实务指导和精神引领。
未来,长春净月法院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党建+司法”模式,为法院队伍的建设和法治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同时,也将继续加强与法学院校的合作,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法务工作者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