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长春南关区法院:承诺捐赠30万后反悔?执行法官捍卫公益与诚信

2025年06月05日16:10 |
小字号

承诺捐赠30万,企业借此名利双收,却在事后对捐赠义务避而不谈?近日,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的一起公益事业捐赠合同纠纷案件,不仅为公益事业和青少年权益撑起坚实法律护盾,也为那些企图违背捐赠承诺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名利双收后,捐赠承诺成“空头支票”

2019年,某公司与某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青基会”)签订了《公益基金合作协议》,承诺为希望工程捐款30万元。协议签订后,青基会迅速行动,不仅设立了科学成长基金,还授予该公司“希望工程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的荣誉称号。在公益的光环下,该公司收获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名利双收。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活动结束后,该公司却对捐赠一事只字不提。青基会多次催要,均无果而返。无奈之下,青基会向南关法院提起诉讼。南关法院经审理后依法判决某实业有限公司立即支付青基会捐赠款30万元,并支付逾期利息。

法律尊严不容践踏,公益权益必须守护!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局办案法官冯爽第一时间与被执行人取得联系,向其详细释明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告知其不履行捐赠义务的法律后果。然而,被执行人仍不配合执行。

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益事业的正常开展,执行法官依法冻结了被执行人账户相应款项。经过多方不懈努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执行法官便将30万元捐赠款项顺利交付给了青基会。这份凝聚着司法温度的执行成果,让“科学成长基金”得以顺利运作,也让许多需要帮助的青少年看到希望。

公益捐赠不是博取名利的工具,法律承诺更不容随意践踏。未来,南关法院将继续让法律成为守护公益、捍卫诚信的坚实盾牌,用法治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为营造诚信有序的社会环境、推动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长春南关区法院

(责编:李思玥、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14省102所小学齐聚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共研基础教育“在地化”课程改革
  人民网长春6月5日电 (记者关思聪)6月4日,基础教育“在地化”课程改革研讨会暨“在地化”课程研究共同体成立仪式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办。 会议以“基础教育‘在地化’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主题,吸引了来自14省102所小学的校长参与其中,共同探讨立足学校所在地区开发“在地化”课程,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德惠市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乡村振兴后劲十足
  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计,乡村如何振兴?如何长久保持振兴? 农业大市吉林省德惠市把矛头直指发展特色农产品。布海瓜菜、朱城子玫瑰花、岔路口稻渔综合种养……多年来,德惠市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业品牌,为农产品贴上了“德惠”的品牌标签。…
长春莲花山:生态栖居 与孔雀共呼吸
   在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版图上,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于东部。锚定发展航向,莲花山以创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为冲锋号角,精心擘画冰雪、避暑、运动、康养、美食“五个莲花山”的发展愿景,沿着“招商先行、四区联动、平台支撑”的路径稳步前行,全力打造生态高颜值、经济高质量、文化高品位、民生高福祉“四高”新图景。 为全景展现莲花山蓬勃发展的新风貌、新格局、新气象,人民网记者走进这片充满魅力与活力的热土,打卡地域人文风光,触摸发展强劲脉搏,探寻莲花山的无限精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