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余年前的金印踏归途 为吉林边疆历史“寻根溯源”
2025年05月18日20:48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为了让文化血脉得以赓续,5月18日,在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吉林省主会场现场,拍得金印的爱心人士将“晋高句骊归义侯”马钮金印无偿捐赠给集安市博物馆,流散1700多年的“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终踏归途。
“晋高句骊归义侯”马钮金印的印钮印身一体铸造,印文刊凿而成,台面近方形,马钮,印钮铸造成型后錾刻出表面纹饰。此印通高2.8厘米,印台高0.6厘米,印面2.4×2.3厘米,重约88克,为标准汉晋官印规格。印文中的“归义”,为效顺归附正义之意。“归义侯”是中国古代赐予少数民族首领的封爵,象征其对“臣服”的认可。
据了解,“晋高句骊归义侯”马钮金印是吉林集安人、金豆集团董事长金明南、高金丹夫妇刚刚在中国嘉德香港2025年春季拍卖会上拍得的,不仅为研究中原王朝对高句丽的管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见证,更让公众得以近距离感受高句丽与中原文化的交融。
“这方金印对丰富我们馆的馆藏文物和历史档案都非常重要,这方金印是首次发现的,中央政权颁布给高句丽王侯的印章,对于我们今后开展高句丽的历史研究很有意义。我们将加大对印章的保护和管理,让这方金印能够更快与大家见面。”集安市博物馆馆长郭建刚说。
这方“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的发现,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失,证实了西晋与高句丽存在某种形式的统属关系,以方寸之物见证了一千七百余年前,生活于白山黑水的古代族群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吉林省文物局局长宋薇说,“这方金印能够顺利地回归故土对于我们吉林省文化的发展,对于我国边疆历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呼吁更多研究边疆历史的专家和学者,从实物的角度从文献的角度多对高句丽的历史文化进行阐释,我们也会给予更多支持。”
(责编:王海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1700余年前的金印踏归途 为吉林边疆历史“寻根溯源”
- 为了让文化血脉得以赓续,5月18日,在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吉林省主会场现场,拍得金印的爱心人士将“晋高句骊归义侯”马钮金印无偿捐赠给集安市博物馆,流散1700多年的“晋高句骊归义侯”金印终踏归途。 “晋高句骊归义侯”马钮金印的印钮印身一体铸造,印文刊凿而成,台面近方形,马钮,印钮铸造成型后錾刻出表面纹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