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怀德镇三里堡子村:千栋蔬菜大棚奏响“致富曲”

2025年04月09日15:50 |
小字号

春意渐浓,农事正忙。在怀德镇三里堡子村的蔬菜大棚基地内,1500余栋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村民们穿梭其间,抢抓农时开展春耕生产,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画卷在黑土地上徐徐展开。

香葱种植:一年三茬 效益可观

“1300余栋香葱大棚已完成栽种90%。”正在大棚里忙碌的种植户于德说。据了解,该村香葱种植采用高效轮作模式,一年可收获3茬,每栋大棚年净利润可达20万元。由于品质优良,早已建立起稳定的销售渠道,主要销往东北地区各大农贸市场。

黄瓜产业:特色品种 供不应求

在200余栋黄瓜大棚区,村民们正在精心管护新栽种的黄瓜苗。驻村第一书记张弢介绍,这里栽种的主要是“大刺”和“绿条”两个黄瓜品种,因口感脆嫩、外形美观而深受市场青睐,“这两个品种一年能收两茬,一茬就能挣5万—6万元。”目前,村里已与多家批发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产品不愁销路。

科技赋能:精细管理 提质增效

为确保蔬菜品质,镇里组织农技人员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到病虫害防治,都给出科学建议,并根据棚内温度和湿度数据,及时提醒农户通风换气、合理施肥浇水。“有了这些技术保障,我们种菜更有底气了。”种植户张宝林笑着说。

不仅如此,村里还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三里堡子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棚膜种植实现统一种植、统一标准、统一购药、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销售。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把一家一户农民组织起来,打通了蔬菜生产与销售的通道。

行走在三里堡子村的蔬菜大棚间,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春意和丰收的希望。这些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不仅孕育着优质的农产品,更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公主岭市委宣传部

(责编:王海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公用品牌广告语发布 打造“双金”亮丽名片
  人民网长春4月8日电 (记者王海跃)4月8日,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春季营销宣传活动暨公用品牌广告语首发仪式在长春启幕,创新推出“好在天然、贵在品质,吉林大米 因为绿色 所以出色”和“一带金黄、天赐之礼,吉林鲜食玉米在这等你”公用品牌广告语,以此拉开了2025年“吉字号”粮食品牌建设的序幕,开启了吉林粮食产业和生态网链建设的新篇章,标志着吉林粮食品牌建设迈入“全链协同、品牌赋能”的新阶段。 据悉,本次活动以“绿色 安全 健康 共享”为主题,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聚集线上线下资源,提升吉林大米和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溢价和销量。…
政企共筑产融新生态!经济合作共享空间“南关润商务”揭牌
  人民网长春4月3日电 (记者李思玥)今日,由长春市南关区政府与华润置地长春公司联合打造的地标城市展厅——经济合作共享空间“南关润商务”在华润中心举办揭牌仪式,旨在通过打造开放、共享、协同的政企、企企合作共赢新生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企业成长。 据了解,该地标共享空间将作为南关区政企招商洽谈合作的有效载体,为企业提供共享会议厅、多功能路演厅、展示厅、商务洽谈区等服务空间,助力企业降本的同时,为企业搭建更高效、更便捷的资源互通、对接交流的平台。…
完整的文化脉络赋予“九台贡米”十足底气
  四月,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吉林广袤的黑土地即将进入农忙时节。4月2日,长春市九台区正式发布《九台贡米品牌品质管理实施规范》,覆盖了从种植、仓储、加工、包装、检验到追溯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为九台贡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更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头衔增加了厚重的含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