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实事温暖民心 铸就美好生活

改造瓶装液化石油气居民用户“阀、管”50万户;改造客运班线公交化线路110条;完成300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在全省建立1100个法律援助联络点;对85家中小学校进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改造……
2024年,吉林省在就业、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问题上大力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好政策,实施了一大批暖民心、惠民生的改造提升工程,在嘘寒问暖间认真聆听人民群众的民生意愿,用真抓实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冬日时节,走进延边州延吉市小营镇五凤村,皑皑白雪下整齐干净的街道与瓦房相映成趣,传递出独具特色的东北乡村魅力。可过去这里却不是这番景象,由于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夏天村子里常常臭水横流,到了冬天便结成冰面,影响村民出行。
2024年,在省生态环境厅的协助下,五凤村充分考虑了当地地形地貌以及污水排放特点,投资644.79万元,采取了集中收集转运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治理工作,五凤村面貌焕然一新。去年7月底,吉林省已新增完成515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工作,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实事见实效”,吉林省印发了《吉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统筹推动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为助力地方解决资金难题,筹集中央及省级资金7055万元,优先支持一批条件成熟项目,并推动10个项目纳入中央及省级储备库,总投资约1.25亿元。
街坊邻里有了矛盾纠纷怎么办?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帮您排忧解难。家住长春市光明社区的79岁居民马慧文,因房屋漏水问题与楼上住户产生了纠纷,无法解决。
2024年,长春市光明社区设立了法律援助联络点,设有专门的法律援助顾问和联络电话,可供居民咨询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社区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彻底解决了我多年来的难题,帮助我做了很多自己不了解的法律工作,真心感谢他们。”马慧文还告诉记者,“最近这里在举行普法讲座,很多居民都自愿来参加,知法守法对我们老年人来说也十分重要。”
“去年,我们在全省开展了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百千工程’,精准研判法律援助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聚焦网约车、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业态劳动者、进城务工人员法律需求设置联络点,让更多需要获得法律援助的特殊群体就近就便获得法律援助服务。”省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室主任周玲表示,未来,吉林省还将进一步深化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建设,不断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
穿梭往返于城市间的客运班线是众多群众出行的选择之一。近年来,吉林省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运输组织形式,持续推进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交通出行领域的新需求、新期待。
全省累计开通公交化改造线路1237条,长春市与所辖外六县(市、区)及吉林、舒兰、辽源、伊通、长岭已开通城际公交,长春市一小时经济圈城际公交网络已基本形成。延边、白山、通化等地以市州为中心,基本实现了地区至所辖县市的公交化改造。各县市积极推进县域内公交化改造,满足城乡居民均等化的公交出行需求,双阳区、延吉市、乾安县等12个县市已率先实现全域公交。
据统计,公交化改造后,票价平均降低20.8%,发车班次增加31.3%,客流量增加32.2%。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重大,2024年,吉林省对85家为中小学校配餐的集中配送单位进行了“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改造工程。
为推动餐饮安全监管由注重结果监管向注重过程监管的转变、实现违规行为第一时间发现并有效控制,从今年起,吉林省进一步组织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改造。通过升级改造,可有效解决原材料管控不到位、加工环境不卫生、“三防”设施不规范等制约校园食品安全的重点问题,保障在校师生饮食安全。
省市场监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改造,能够构建“7×24”小时“云上巡查”系统,可有效缓解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的压力,推动实现由传统监管模式向数字化监管模式的转变,严格保障在校师生饮食安全。
安全问题不仅在校园,居民家里做饭用的瓶装液化气也是吉林省公共服务关注的重点。2024年初,吉林省设立改造瓶装液化气居民用户“阀、管”50万户的民生实事工作计划,7月底全省已完成改造80.45万户,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目标。(记者何泽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