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说话”,讲述多彩延边的团结佳话
热烈欢快的朝鲜族农乐舞、独具韵味的伽倻琴艺术、工艺繁复的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彰显尊老敬老习俗的朝鲜族花甲礼……
日前,记者跟随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调研采访团走进图们市,在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体验多彩非遗,感受文化之美。
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图们市委宣传部供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朝鲜族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洪流中,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2年图们市千人长鼓舞表演。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包括朝鲜族民间舞蹈、传统乐器制作技艺、传统音乐、传统文学故事、传统工艺以及朝鲜族民间体育和游戏、民族礼仪、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授等多个板块内容。丰富的展品、年代感的图片、细致详尽的介绍,既有鲜明的朝鲜族民俗特色,又处处可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脉络。
朝鲜族花甲礼习俗展示。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今年,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入选延边州旅游促“三交”示范基地。图们市还对展览馆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改造后的场馆内共展出119项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融入到展区方方面面,方便各族群众沉浸式观展,充分体验朝鲜族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伽倻琴艺术展示。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据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馆频繁开展丰富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提高延边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朝鲜族结婚礼习俗展示。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为推动非遗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延边州还制定出台了《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对非遗的认定、规划、监督、管理、开发与利用进行规范,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责任,对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及社会保障措施等内容给予明确,同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为延边州非遗保护工作构筑起更为完善合理的保护工作体系。
朝鲜族传统服饰展示。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让非遗“说话”,使其成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连接民族情感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吉林延边正在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各族人民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