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向“新”而行·我和长春共奋斗

长春:一管血的精准旅程,用科技重塑检验未来

2024年10月12日08:0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开栏语: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而长春,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也在时代的浪潮中砥砺前行。在此之际,长春市委网信办联合人民网,开启“向‘新’而行·我和长春共奋斗”专栏,旨在探寻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长春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扎实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围绕“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谋划布局,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一中心、五高地”,展现每一个奋斗者与长春同呼吸、共命运的拼搏历程,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奋斗之旅。

抽血检验

一次抽取五六管血的经历

不得不说对于体弱的人来说

并不友好

对于小朋友也着实让人心疼

如何实现“一管血”达成更多的检查项目

不禁让人向往

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院整体化实验室产品线总工霍然

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项目项目经理狄英杰

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项目系统工程师李春雷

从事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开发

他们均毕业于吉林省高校

扎根于长春

为实验室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解决方案

致力于产品的规划、设计和创新

霍然曾经主攻软件上的难题

狄英杰和李春雷

则在产品开发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一个全自动的样品分析系统

使得在医院

“一管血”能够实现多个模块的检测

体现身体不同机能的数据

因为是“模块化”设计

不同的检测仪器可以像积木一样拼接

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面积和功能需求

定制相应的组合

由迪瑞全自主研发的

生化、免疫、凝血、血细胞等检测模块

软件与硬件匹配

构成了智能的实验室分析系统

为医院实验室

解决临床自动化检测和智能化数据管理提供了便利

替代了实验室、检验室80%以上的人工操作

2001年

国内首次装机进口品牌检测流水线

面对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市场

国内的相关领域却是空白

技术、核心配件同时“卡脖子”

僵局如何破解?

之后的近20年

迪瑞医疗调整规划

想要做自己的检测流水线

没有技术

没有配件

研发工作

就像从“一穷二白”的土地上

拔地起葱

过程异常艰难

但信念就是个奇怪的东西

有了它

便无往而不利

虽然走过无数的迷魂阵

但终究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他们的“执拗”

写在一个小装置14万次的验证中

他们不仅要打破僵局

还要超越

像“样本传输技术”

核心部件是“心脏”所在

要做流水线

这些基础、关键技术的“山头”

就必须打下来

自诞生之日起,

“国产代替进口”的民族情怀就已融入他们的血脉。

肩负着国家诊断自主的时代重托,

在诊断自主的逐梦路上不懈奋斗,

没有核心部件!他们就自己研发!

坚持技术创新、自主研发

才能把专利攥在自己的手里

蹚出一条自己的热血之路

从研发初期至今

研发团队共获得有效专利205项,其中发明专利137项

其中LA-60获得授权的专利18项

发明专利16项

他们在重视创新的同时

也尊重别人的创新

要查专利

不能闭门造车

“一管血”怎么能做到多个模块的检测

通过高速离心

高精度移液

然后血清质量智能识别

原本去采血室采血要抽2—3管血

有黄帽的

有红帽的

有蓝帽的

对应不同的检测项目

也对应着不同的科室检验

但是使用了全自动流水线

如要检测不同学科的测试项目

只需要采一管血

经过离心、分杯、自动贴签的工序

自动把一管血里的血清分杯

然后根据检测项目

路由系统会自动调动对应的分析仪测试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同时

一条流水线有1—2人即可

也为医院减少了人工成本

这里就不得不说到“高速轨道传输”技术

RFID作为一个无限射频技术

决定了样本定位与追踪

100余次的实验

不断积累各项实验数据

一年的时间

研发团队

攻克了精准定位与实时追踪

各个方面的诸多难题

高山险阻一座座

勇于攀登后来人

RFID读取器的读取范围过大

不同产品批间差异比较大

相同的装配方式

相同的装配位置

调取读取器时数据却不稳

就无法满足量产的需求

这咋整?

他们只能自己提问

自己消化

研发团队就从机械结构、电气硬件等

多个学科出发

罗列了大约60种可能的因素

再去逐一排查

最终锁定了制造工艺的问题

通过优化电路板和制造工艺

及入厂检验标准

最终达到入厂合格率100%

一个个难关

一个个击破

研发团队最初的研发目标是样本“定位技术”

却在披荆斩棘的路上

取得了许多意外却又当之无愧的收获

他们想知道

样本在轨道传输流通时去哪了

通过深度分析、挖掘数据

竟又开发出另一种智能调度系统

也就是现在使用的路由软件系统

可以根据实验室检验科老师的检验流程

自动调配样本的传输路径

相当于“智能交通”一样

如果前方发生了堵塞

可以进行其他路径调配

减少等待时间

大大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效率

缩短了检验时间

另一个国际先进技术的突破——血清脂质量识别技术

血清识别又叫血清质量检测

研发团队经过算法软件多学科融合光学

不单能检测溶血、黄疸、脂血三大类

还能分出等级

是轻度、中度

还是重度

说起很轻松

实现起来实际非常难

但他们做到了

他们的成功

也有一段“历劫”之路

公司战略调整

项目团队人员减少

他们心里也动摇过

是不是公司不支持了?

是不是对人员不认可?

个人的小思想也在反复波动

煎熬着他们

但他们没有放弃

大家都憋着一股劲

“我要干!把这个项目干成!”

一点点地扣技术

一点点地实验

没有东西可以拿来直接用

每个步骤都需要自己去实现

一个试管帽无序上料的机械小机构

同伴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才实现十万个试管帽无故障

这样的点滴数不胜数

但他们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

2019年,一切又出现了转机

公司的所有资源向LA-60团队倾斜

各个专业接近40名研发人员

齐心聚力

碎片逐渐完整

羽翼日渐丰满

研发团队依托长春的地域优势

与在光学领域领先的长春光机所

和长春理工大学

强强联合

辅有迪瑞医疗原有的图像算法智能识别平台

在整个算法和光学系统上

突破了很多技术难点

不仅突破了机械自动化的关口

配套的智能化软件攻关也硕果累累

他们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

披荆斩棘、越战越勇、创新不断

在当时

一些调度系统是一个PLC的集成控制

更像是工业的流水线

而迪瑞的设计是一个分模块化的配置

由中央调度

量变终于迎来质的飞跃

经过几年的研发

项目团队“摸着石头过河”

终于

2019年迪瑞医疗推出了

我国首条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LA-60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

集成迪瑞自主研发的生化分析、免疫分析、凝血分析、血细胞分析系统

为实验室提供了一个

功能集成、过程集成、信息集成、价值集成的

高科技检验平台

打破了国际上的产品垄断

国内其他厂商进军此领域的浪潮

20多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

整个自动化平台相对成熟

把成本降下来

他们做到了

最终实现本地化

他们不再是蹒跚学步的幼儿

终于蓄力飞奔而来

新产品上市

2020年

迪瑞医疗加入华润

成为了华润集团医疗器械领域发展平台

未来

研发团队将继续在医疗装备产业上不断创新

坚持国家战略发展导向

立足高质量发展总基调

全面建设新质生产力

促进医疗装备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

用科技重塑检验未来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