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长光卫星:建成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

2024年06月07日17:00 |
小字号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由吉林省政府、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社会资本以及技术骨干出资成立,注册资金19.7亿元,是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我国第一家集卫星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遥感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遥感卫星公司。2015年10月7日,由长光卫星自主研制的“吉林一号”星座首组四颗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创造了国内多项第一,其中“吉林一号”光学A星是我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拉开了我国商业航天大幕。

航天信息产业园

长光卫星出资8.2亿元建设的建筑面积9.67万平米,集卫星研发、生产、检测、试验以及航天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航天信息产业园一期吉星楼已全面投产使用。具备年产超过200颗卫星能力,并将逐步形成以卫星研发、生产到遥感信息加工、应用的产业集群。

目前,长光卫星正在建设占地8万平方米的航天信息产业园二期项目,采用“一主楼+四裙楼”建设方案,建设卫星指控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存储中心等海量数据存储、应用基地及光学加工中心等智能化光学元件生产线,着力打造以卫星研制、生产及数据应用开发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全面构建航天信息产业生态圈。

“吉林一号”卫星星座

截至目前,长光卫星通过22次成功发射实现108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在遥感信息服务上占据优势地位,并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来源。以现有在轨卫星测算,“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35-37次重访,具备全球一年覆盖3次、全国一年覆盖9次的能力,为国土安全、地理测绘、土地规划、农林生产、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等各领域提供了高质量的遥感信息和产品服务,对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长光卫星依托“吉林一号”遥感数据,逐步构建起了由6类基础数据产品(推扫数据、视频数据、夜光数据、DSM数据、多光谱数据、惯性空间数据)、9类专题产品(农林专题、自然资源专题、生态环保专题、城市建设专题、水利专题、防灾减灾专题、交通专题、测绘专题、金融专题)及20类平台产品(“吉林一号”数据接引系统、“吉林一号”预处理与分析一体机、“吉林一号”全球遥感应急服务系统、全球重要目标信息服务平台、“吉林一号”遥感监测监管平台、自然资源卫星应用系统、农业保险云服务平台、智慧农业云服务平台、城市安全遥感大数据平台、县域遥感综合应用平台、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系统、耕地非农化遥感监测系统、两违整治监管系统、裸土遥感监管服务系统、秸秆遥感全量化处置管理平台、自然保护区空天地一体化监管系统、非正规垃圾堆遥感监测系统、黑臭水体遥感监管服务系统、枯死变色立木遥感监测系统及森林火灾预警与监测系统)组成的产品体系。

“吉林一号”卫星遥感信息已为农林、水利、环保、交通、金融、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等14个领域开展150余项类别的精准服务,先后为170余个国家/地区的数百家单位提供了高质量的遥感信息服务。为国内各省市开展的数据服务已实现全覆盖,逐渐形成了涵盖近700家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集群,航天信息产业初具规模。

长光卫星组建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目前员工总数近800人,硕士以上学历达88%。目前,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250余项,员工以第一作者身份对外发表论文200余篇。

长光卫星获评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独角兽企业、吉林省模范集体、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荣誉150余项;先后获军队发明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吉林省卫星遥感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省航天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及创新机构先后成立。

面向未来,长光卫星将以安装一个全球无死角、全天时、全天候的太空监测网为目标,持续投入“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建设,预计在2026年底前实现300颗卫星在轨,具备全球天覆盖的能力;进一步拓展高分辨红外、高光谱、SAR等多种观测手段,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遥感数据产品;加快构建航天信息产业生态,依托航天信息产业园,逐步打造以卫星研发、生产及数据应用开发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持续推进科技人才“引用育留”,力争在2025年实现员工总数超1200人,为公司科研攻关储足动能。

长光卫星秉承“团结、创新、拼搏、务实”的精神,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遥感信息平台,并不断推出创新性产品,以“用空天地一体化遥感信息产品服务全球70亿人”为使命,以“建立基于互联网的遥感信息平台、不断推出创新性产品”为目标,持续深耕商业航天领域,愿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科技和人才支撑,奋力书写航天事业新奇迹、航天强国新篇章。

(责编:姜迪、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