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调研行
品牌吉林|研究氢,他是认真的!
氢能产业发展举措密集出台;把风光电资源、秸秆资源、河湖资源“原料化”;大力推动绿电转化为绿氢、绿氨、绿醇、绿色航煤、绿色材料等,打造氢基产业集群——中国氢都……氢动吉林,其势已成。目前,吉林已有20多家相关行业头部企业落户,已开工的百亿级“绿氢+”项目有10多个,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大安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走进大安项目现场,塔吊林立,人来人往,繁忙而有序。伴着项目工地机械的轰鸣声,大安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工程部主任宋玮开始了当天的巡检工作。
吉电股份大安绿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工程部主任宋玮(左)与项目经理徐红双(右)在工程现场指导工作。吉电股份供图
“昨天提到的问题整改方案拿来我们一起看一下。”“项目进度符合预期吧?”“新吊装的设备一定要做好防护,避免管理不当造成设备损害。”……宋玮仔细询问、认真检查,一圈下来将近两个小时,他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以及巡查实况记录下来。从项目前期筹划到如今的土建基本结束,历时两年半,宋玮已然成为“研究氢”的专家。
为何说是“研究氢”?
“我也是来到这个项目之后边学边干,一点点摸索经验。”宋玮职业生涯的前26年一直在中石油,从黑白倒班的操作工干到班长,再到生产管理,丰富的化工业工作经验让吉电股份向他抛去了橄榄枝。“有一天领导问我想不想去吉电股份参与绿电转化项目。这个项目涉及到化工领域,需要化工人才。”宋玮当晚和家人商量后,第二天给了领导肯定的答复:“能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充分证明自己的实力也是很好的,我想接受挑战。”
就这样,经过笔试、面试等考核后,2021年10月26日,宋玮离开家乡,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入职大安绿氢新能源有限公司,“既然来了,我就要干好。”从那一天起,宋玮全身心投入到大安项目。
“项目涉及到化工,也涉及到电力,要把这两个板块融合,可没那么简单。”宋玮举例说,化工业不允许在厂区内铺设柏油路,生产区和生活区必须用二道墙隔离,化工装置的控制中心必须按照防爆的标准建设等等,都是区别于电力行业的规范和要求。
遇到这类情况怎么办?梳理问题、及时沟通、广泛传达,宋玮从专业的角度为厂区建设等各方面提出可靠建议,也成为了大家的“科普员”。
“眼下,厂区土建基本结束,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是不是遇到的困难会少很多?”
“设备安装时,小到一根管子的安装方向都需要我们仔细斟酌。”面对记者的提问,宋玮笑着说:“目前为止,这个项目是吉林省、全国乃至全球制氢规模最大、建设进度最快的项目之一,项目越往后越是没有可以参考借鉴的案例,我们更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去钻研、探索,为氢能项目建设打个样。”
气液分离设备组兑完成。吉电股份供图
作为“氢动吉林”的启动项目,同时也是吉林省和国家电投“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2022年10月,大安项目正式启动。2023年5月,该项目正式开工。经过一年的建设,各类厂房拔地而起。
据悉,大安项目中六项技术国内第一,其中“离网PEM加碱液混合制氢规模、直流微电网规模、固态储氢规模化应用”三项技术实现了国际领先,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就地转化应用和跨时空存储是国内首创,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绿氢合成绿氨创新示范项目。项目投产后可年产绿氢3.2万吨、绿氨18万吨,每年减少碳排放约65万吨。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绿氢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目前,氢能在交通、工业、电力等领域已有不少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大家加把劲儿。”这几天,宋玮带领十几个弟兄忙着安装产区内最高的设施——火炬塔。“火炬塔高60米,24小时都燃烧着小火苗,我们叫它‘长明灯’。一旦生产出现异常,有害气体会通过这个火炬塔燃烧后生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排放出去,起到安全保障的作用。”宋玮介绍说。
经过一下午的奋战,火炬塔越来越高,宋玮心中的那盏“长明灯”愈发明亮。“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容易啊。”感叹之余,宋玮眼神坚定,信心满满,向着“今年12月30日产出第一罐氢”的目标奋进。(宋丽云、刘凡、谢龙、欧阳易佳、董丝雨、皇甫万里、王海跃、马俊华、李成伟、石天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