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河灯寄情 文化流香——非遗专家曹保明从松花江冬季河灯谈非遗继承发展

2024年02月23日10:39 |
小字号

放河灯,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而吉林市松花江放河灯,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吉林市将举办元宵节松花江放河灯活动。届时,由非遗传承人制作的吉林市地标性河灯将在夜幕下的松花江上亮相。

松花江河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松花江冬季放河灯有何独特引人之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该如何继承和发展?2月22日,吉林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曹保明就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曹保明在东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做出杰出贡献。吉林省查干湖冬捕、松花江河灯、长白山森林号子等文化遗产项目,就是由曹保明和同事们一起抢救、挖掘,并建立了档案资料库和宏观数据库。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有放河灯的习俗。在松花江放河灯,最盛之地是吉林市,这是为纪念船厂放木排造船的历史。”曹保明介绍。

清朝之后,造船厂、水师营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但放河灯的习俗流传至今。现在,放河灯成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表达。

“松花江流经丰满大坝形成不冻江,使得我们在冬天依然可以放河灯。江的两岸铺着厚厚的白雪,树上挂着晶莹洁白的雾凇,而在夜晚,江上又飘起五彩的河灯——这种绚丽壮观的奇景,是北方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一种独特形式。”曹保明说,松花江冬季放河灯,已经成为吉林市的一大独特景观。这是逆季性发展文化遗产的体现,也是推动市民经济发展、挖掘冰雪文化构建冰雪经济的新举措。

从松花江上出现第一盏承载着人们美好祈愿的河灯开始,松花江放河灯已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吉林市的一个文化符号。

曹保明以松花江放河灯为例,介绍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久远的历史、清晰的传承、活态的存在以及鲜明的特色。

他说,松花江放河灯既有历史记忆,又有清晰传承,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得到吉林百姓的高度认同。目前,松花江放河灯习俗的影响力日渐上升,存续状况良好。

吉林市的河灯种类繁多。今年,市文旅集团邀请吉林省河灯非遗传承人侯俊英制作“龙头凤尾”灯,其寓意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即将在元宵节展示的“龙头凤尾”灯,是侯俊英做河灯这么多年来,“做得最好的、最长的河灯”。

“东北地域文化非常丰富,长白山脉和松花江造就了吉林市厚重的文化。希望大家走进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明特色,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和鲜活。”曹保明说。(来源: 吉林乌拉圈客户端)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