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乡村振兴 辽源在行动】东丰县黄河镇福山村振兴路上的“蝶变记”

2022年07月20日16:24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东丰县黄河镇福山村,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2018年实现整村出列。7年前,这里还是贫穷落后的“四乱村”。千村示范创建以来,对标“九有六无”标准,坚持“五强五新”工作思路,实现了“四年脱贫,二年衔接”到“一年示范”的提升,如今的福山村已跃变为“庭院美、村庄美、环境美、村民面貌美”的“四美”幸福村屯,是东丰县2022年26个千村示范村之一。

一是强化宣传先行,注入振兴示范“新思想”。镇村统一思想,转变被动、传统观念。通过召开会议、流动宣传车、条幅标语、村民微信群、宣传册页等形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镇村先后出动宣传车25余次、悬挂条幅标语13处、发放宣传册页900余份;黄河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逐个小组主持召开全民动员会,结合各小组创建情况又召开村民座谈会18次、现场交流学习会3次,村组大比武2次。

二是强化党建引领,赋能示范创建“新引擎”。实施书记、镇长各包保1个个“千村示范”村,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包村民小组,村组干部包户的镇、村、组、户全覆盖工作体系。全镇50名机关干部下沉到福山村工作,与村组干部群众谋在一处、干在一起,形成了“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的良好创建热潮。探索推行“三会”制度,以党员家为阵地,定期召开百姓说事院落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1公里”;每周召开村“两委”周例会,研究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每季度召开党员群众通报会,对群众问题解决和阶段性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通报,全面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强化群众主体,探索共建共享“新合力”。坚持以群众为中心,通过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引领群众,号召“群众三出”打造自家的“美丽花园”。群众出工,动员每户出1个义务工,开展垃圾清理、迁移柴草、扶正墙杖、清理院落、平整路肩等工作。群众出钱,发动群众每米栅栏出资5至40元不等,更换不同档次铁栅栏4000余米,群众自筹资金4万余元。群众出地,在建设铁栅栏、绿美化、微景观打造过程中,群众让出园田地3至8米宽,让出个人鱼塘2处,累计让出面积20000平方米,全部用于“千村示范”打造。

四是强化集中整治,攻坚突破焕发“新颜值”。采用村党支部组织群众分散作业,与镇村集中突击“一遍净”相结合的方式,统筹修边沟、建围栏、覆路肩、绿美化、微景观一体推进,先后动员人工750余人次,投入钩机、运输车辆60余台次,共修边沟3000延长米,安装铁栅栏4000余延长米,覆路肩6公里,清除路肩、沟塘杂物50余车,栽种绿化树木1200余棵、各种花卉40000余株,打造微景观3处。通过打造,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五是强化考核评比,实现长效示范“新常态”。黄河镇党委研究制定《黄河镇2022年度“千村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实行“天天推进、周周观摩、月月总结”工作机制,真正把打造的结果保持住、夯实好。大力推行“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通过群众个人申请,10户一组评定,村里上报,镇里审核确定达标户。设立“道德银行”“积分超市”,对在“千村示范”等工作中积极参与的群众,给与相应积分,所兑换的奖品物超所值,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同时,定期组织村组创建大比武,组织召开总结评比会议,颁发模范户奖牌,给示范群众荣誉,通过小奖牌推动“千村示范”创建大变样。目前,福山村创建“美丽庭院”197个,“干净人家”199户。

下一步,东丰县黄河镇将持续推进“一组产业发展区、二组黄牛养殖区、三组党建引领区、四组乡村治理区”特色板块打造,发动群众全力攻坚,尽早完成本年度“千村示范”创建任务,切实打造“福山模式”“黄河样板”。(来源:辽源吉D微风)

(责编:姜迪、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