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天敏:在科技的引领下 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强大的创新自信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今年4月,吉林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中科院长春分院、省国防科工办联合组织开展2022年“吉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活动深入挖掘一批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坚持科技为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最终评选出10位2022年“吉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扩大活动吸引力、影响力、引导力,吉林省科协联合人民网吉林频道对10位2022年“吉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共同营造科技界踔厉奋发、实干兴邦的浓厚氛围。
早上5点30分起床,7点前到医院带着医生和实习医生查房,叮嘱重点手术的注意事项后,8点半左右进入手术室,有的时候一天要连续做七、八台手术,晚上10点以后看文献、给学生提供科研方向……这样的生活作息,许天敏已经持续了近20年。
许天敏是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科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在她的身上,有着医生、老师、科研工作者三重身份。
今年6月,许天敏获评2022年“吉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她说:“作为一名医生,也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临床科研是工作生活的主旋律,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不忘初心 “医”路前行乐在其中
“作为女性,也作为医学专业的学生,我觉得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救治更多的女性患者,让更多的女性朋友都能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谈及为何选择妇产科时,许天敏回忆起了第一天到临床轮转学习的情景。当时,她的带教老师接诊了一名50多岁的宫颈癌患者,由于发现时间较晚,患者放弃了治疗的机会,这让许天敏很受触动。
许天敏(图中左一)义诊解答群众问题。(受访者供图)
经过临床轮转学习,对产科新生命诞生的喜欢和对肿瘤患者的救治,让她坚定地选择了妇产科。她说:“女性生殖健康全生命周期都需要妇产科医生,能为更多的患者提供诊疗和帮助,很有成就感。”
坚守临床一线23年,许天敏不忘初心,诊治妇科疑难、危重症患者,参加完成的手术万余例。在吉林省率先开展单孔腹腔镜技术,搭建女性生育力保护平台,为年轻女性肿瘤患者实现生育做出贡献。
许天敏(图中左二)正在进行手术。(受访者供图)
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在吉林省发生后,许天敏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巡诊专家组成员,第一时间来到吉林市抗疫一线。牵头制定了国内第一个方舱医院孕产妇应急管理规范标准、完成了方舱医院孕产妇救治流程、组织全省医疗机构妇产科急症培训……
在吉林市工作期间,许天敏与专家组对全市9家方舱医院、4家定点医院、6家黄码及绿码医院进行巡诊巡查56次,向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提交工作报告25份,在医疗救治、巡诊巡查、规范建议、培训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用多学科诊疗的吉林模式救治了很多疑难重症患者。
潜心科研 让科研成果反哺临床发展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同时,许天敏始终坚持临床与基础的科学研究,尽最大努力将临床需求转化为科研动力,让科研成果反哺临床发展。
“在我还是主治医师时,曾经接诊过一名才20岁出头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经过治疗,现在她已经结婚生子,而且现在我们像朋友一样,还时常联络。”许天敏说。
看着临床患者得到救治,许天敏才有更多科研的动力。从博士时起,她每天晚上回到家,都会总结当日工作,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科研设计,工作至凌晨已成为她生活的常态。
许天敏(图中右一)带领学生进行科研。(受访者供图)
正是因为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让她在妇科肿瘤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作为卵巢肿瘤精准诊疗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许天敏发现了卵巢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uPAR,并研发了CAR-T uPAR新药,该成果发表的SCI文章被《Nature》引用,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
“在科研上,我还有点‘小情怀’,我始终相信自己能研究出一些成果反哺临床。”许天敏坦言,查阅文献、进行科研探索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许天敏作为负责人,建立了吉林省宫颈疾病诊疗及新型生物筛查技术研究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研发更精准的新型宫颈癌筛查技术和治疗药物。她所负责的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研发项目——治疗人乳头状肿瘤病毒及宫颈癌U-M6基因重组生物蛋白药物研发,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具有治疗宫颈癌的作用,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项,发表多篇中科院Ⅰ、II区文章,并开始了临床前转化研究。
为人师表 侧重关心关爱传承医者仁心
“我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老师。”许天敏说,医生、科研工作者、老师这三个身份中,她最喜欢的就是老师,可以把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学生,让她觉得很幸福。
在教学方面,许天敏注重全方位培养医学人才,教书育人,德育先行。“在教学中,我倡导学生们写叙事医学平行病历,现在这样的做法也在医院中推行。”许天敏说,医乃仁术,医生应是最富人情味的职业,医学应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
叙事医学平行病历是以文学之笔,写临床之事。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们懂得如何关心、关爱患者。许天敏说,“医疗”“科研”和“人文”教育必须同向同行,要引导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学会关爱才能做一名好医生。
许天敏(图中右一)带领学生进行科研。(受访者供图)
同时,许天敏十分注重科室以及教研室的管理工作,教研室获得了国家2020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吉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及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许天敏先后培养了硕士生27人,博士生7人。
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许天敏将培养青年医生作为自己最大的责任,一直积极倡导对青年医生科研、临床、教学的全方位培养。针对吉林省地方特点,她组织青年医生参加宫腔镜手把手培训、腹腔镜青年医生手术比赛、妇科肿瘤研究方案的青年医生大赛、青年医生医学人文演讲比赛等多内容、多层次的学习及培训,带动吉林省妇产科青年医生快速成长。
许天敏深知,新时代的医生要紧跟时代进步,有创新精神,了解并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作为最美科技工作者,她希望,能在科技的引领下,把更好的诊疗方案带给患者,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