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迎难而上 再启铿锵

——吉林省重点企业抢工期促发展走笔

2022年06月03日08:08 | 来源:吉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迎难而上 再启铿锵

吉林化纤首条35K风电专用大丝束碳化线一次开车成功。 刘剑锋 摄

亚洲最大采油平台——吉林油田新木采油厂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景象。 本报记者 邹鹏亮 摄

中国一汽:奋战60天 打赢上半年

“时不我待,大家都在全力冲刺,这个时候把住质量关尤为重要。”作为一汽繁荣工厂涂装车间电泳班代理班长,王天保从驻厂到复产已连续奋战60多天,但盯着工序的眼神仍专注执着。与同事们一样,他脸上长期佩戴N95口罩勒出的印痕,变成了一条黝黑的细线。

5月3日,中国一汽党委召开“聚焦奋战60天 全力打赢上半年”誓师大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企业运营高效回归正轨。至今已过去30天,中国一汽“冲”出了怎样的速度?

一汽红旗蔚山工厂,是中国一汽在长春第一家复工复产单位,先行先试,迎难而上,率先实现全部生产线满产。5月1日,工厂启动50辆/每小时生产节拍,仅用5天日产辆就爬坡至1160辆,拼出了月产4.31万辆的历史新高,其中红旗品牌完成3.18万辆,实现“超极限”生产目标。

一汽-大众长春基地启动复产后,发挥智能制造强大优势,开展多方创新,最大程度挖掘生产潜力,连续11次刷新产能历史记录。5月11日,基地5条生产线全部达到满产状态,日生产整车超2700辆,将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一汽在长五大主机厂全力加速,数万员工连续奋战,生产线飞速运转,无人物流运输车、机械臂等数智化生产设备跑出更高节拍,向生产目标发起冲锋。

目前,中国一汽在长春的五大主机厂日产量稳定在近6000辆,基本实现满产。截至5月23日,五大主机厂自复工复产以来累计生产整车约11.78万辆。

生产提速的同时,中国一汽着力推出新款车型,以民族品牌为引领,大步迈开摆脱疫情影响的脚步。

频频落子,一气呵成。4月24日,红旗新款SUV车型LS7上市;5月10日,红旗定制车型H9+上市,5月20日实现交付;5月31日,首台全新红旗H5驶出生产线,正式投入量产。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汽车供应链、产业链受阻的严峻形势,中国一汽创造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奇迹。2022年,疫情再次来袭,中国一汽上下奋勇拼搏,全力复工复产、满产超产,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再次展现了吉林速度、一汽精神。

吉林石化:“三线”发力稳增长

从5月24日开始,经过10天的安全平稳运行,改造后的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天然气制氢装置每小时多产氢气4000标准立方米,产品中一氧化碳含量稳定在3毫升每立方米以下,实现了装置自开车投产以来产量、质量双突破,每年可多回收氢气1000余吨,创效800多万元。

连日来,吉林石化坚决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以果断的决策、严细的部署,赢得了疫情防控、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三条主线”的全面胜利,经营形势持续稳定向好,3月份实现炼化主业盈利2.7亿元、4月份实现盈利3.4亿元。

面对原油价格持续高位、化工产品价格下滑等不利形势,吉林石化每日召开线上优化会,对原油库存、产品结构、加工流程进行整体优化,积极开展增产石油焦技术攻关。

“调整生产结构、精准优化,认真开展全流程一体化攻关,实现三套催化裂化装置历史最低负荷运行,同时紧盯市场优化调整生产策略,抢时间、提速度、保质量,千方百计加大油品出厂力度,确保‘后路’畅通,实现了32套装置运行整体平稳顺畅。”吉林石化炼油厂厂长朱涛说。

在做好生产场所防疫工作的同时,吉林石化有效推进重点项目实施进度,持续推进转型升级项目“百日会战”。第一轮“百日会战”总体设计说明书编制、重点装置基础设计和详细设计优化等工作有序推进,各进度节点均全面受控。目前,吉化揭阳ABS项目加班加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中。截至4月末,项目综合完成率达93%。

不仅如此,吉林石化咬定安全生产目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细化7方面28项检查内容,建立清单分级分类管理。全面升级现场作业管控,稳妥组织燃料乙醇复产开车、ABS装置凝聚干燥单元短停清洗等生产调整及检修消缺作业,确保安全管理“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为保障“黄金生产季”装置创效能力,吉林石化染料厂停车检修,消除瓶颈,全力确保装置生产安全。5月31日,吉林石化异丁烯装置醚塔检修顺利完工,实现一次开车,并顺利产出异丁烯优等品,异丁烯产品含量达99.99%。

吉林油田:保产提效不松劲

艳阳高照,白云朵朵,百里油区一马平川。

在亚洲最大采油平台——新木采油厂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景象,作业二队队长李铁权正率领三班的同事固定井架。“在雨季汛期到来之前,我们4个作业班火力全开,开展不正常井抢修会战,5月份累计完成作业70井次。”李铁权告诉记者。

总工程师张成明带领技术人员在现场察看井况,逐口井核实单井资料,现场分析确定每口井生产运行参数。他说:“截至目前,累计调整冲程89井次,调整冲数67井次,使16号平台所有生产油井在最短时间见油,为新井产能快速释放提供了强有力的工程技术保障。”

“止跌、回升、增长”,面对这样的目标,吉林油田加快运行节奏,昼夜奋战释放产能,全力保障能源安全供给,生产运行按照2个月完成1个季度工作量节奏全面提速。

吉林油田抢抓上产有利时机,全力克服各种困难,争分夺秒释放产能,原油生产“斤两必争”,天然气上产“气势如虹”,新能源业务“风光无限”,以低碳绿色发展态势为吉林振兴发展加油鼓气。吉林油田总经理助理张海龙说:“截至5月末,吉林油田累计实现提质增效2.3亿元。”

吉林油田还依托大情字井油田驱油核心区,依托智慧化手段,加快建设百万吨级CCUS负碳油田开发示范区。以新能源业务与油气业务融合发展为基本策略,加快光伏绿电规模替代、风电自消纳余电规模上网和余热地热高效利用,推进新能源业务与产能建设、老油田调改、节能改造同部署、同设计、同实施,为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增光添彩。

吉能集团:“新”“老”能源企业同发力

6月2日下午,在位于通榆县八面乡吉能通榆八面升压站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有的在土方回填,有的在放线测点,有的在夯实道路……虽然端午节临近,但工地的火热气氛分毫不减。

这是吉能集团与华能吉林公司合作开发的60万千瓦风电项目施工现场之一。自复工复产以来,该项目优化施工方案,追赶建设进度。预计今年将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力争年底前完成6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发电。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项目前期核准、机位及道路详勘、机位永久征地、升压站‘四通一平’、试验桩检测等施工任务,占总量的10%!”施工现场吉能集团的负责人史钟琦介绍。

目前,吉能集团通榆60万千瓦风电项目已获得核准手续,进入现场施工阶段,力争今年10月建成投产,实现并网发电。辽源新能源基地正式开工,5.455万千瓦光电项目力争年底前并网发电。积极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板块,以行业头部企业带动绿色装备产业发展。

在煤炭生产和经营方面,吉能集团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1至5月份,集团煤炭原煤产量完成329.06万吨,同比增长46.88万吨;经销煤炭262万吨,实现利润818万元。

记者手记:

工业兴则吉林兴。越是面临严峻考验,就越要挺起吉林的工业脊梁。

省委、省政府打响复工复产“发令枪”后,连续出台政策措施,全力稳定工业经济运行。工业引擎加速重启,重点企业率先复工复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步走”,从复产、达产到满产、超产,逆势而上,跑出令人瞩目的“吉林速度”。

吉林工业涌动出磅礴生机,激发出强大的发展活力。产业龙头当先,铿锵脚步再启,吉林省众多工业企业奋力冲刺,全力把损失抢回来、把进度夺回来,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责编:王海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