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当人口老龄化照进现实,70、80、90后如何面对?

2022年05月25日09:14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你规划过自己的养老生活吗?你知道未来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到多少养老金吗?

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出炉,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势”——未来的养老现状,倒逼直面现实

说到养老,首先要了解我国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它包含三大支柱: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主导;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是与职业关联、由国家政策引导、单位和职工参与、市场运营管理、政府行政监督的补充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人利用金融手段增加养老保障供给的有效形式。

其次,我国养老三支柱体系现状是:第一支柱覆盖人数超10.3亿人,覆盖范围广,但保障程度较低;第二支柱参与人数仅7200万人,覆盖范围有限;第三支柱尚处于起步阶段。

“法”——面对养老痛点,民众如何应对?

面对养老形势,专家认为,个人养老要有正确的“养老观”,需要规划好“三笔钱”:

一是要提前规划“用来保证的钱”。

二是要提前规划“用来保值的钱”。

三是要提前规划“用来增值的钱”。

这些问题在中信银行和信银理财联合举办的“幸福+”养老财富云端高峰论坛暨“幸福+”养老账本及信银理财发行的养老理财发布活动上得到解答。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表示,金融机构应当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适老化服务水平,切实提升老年人对金融发展成果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王绍忠提到,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第二、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今后一个阶段老龄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人社部原副部长胡晓义表达了自己对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探索与期盼,强调个人养老金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市场机构、参保人员共建、共享、共治,增强合力,激发市场活力。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分享了养老金融国内外研究成果、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趋势以及对中信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评价与期望。

据中信集团副总经理、中信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方合英介绍,从养老“三支柱”顶层制度初创开始,中信银行就主动探索相关政策落地实践,率先布局养老金融领域,联合中国老龄协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搭建了“幸福+”老年大学信息化平台,联合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启动了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调研项目,通过整合内外部服务资源,初步形成了养老金融服务体系的先发优势。下一步,将继续心怀“国之大者”,积极践行国家战略,依托集团内外强大的协同力量,做好每位客户养老储蓄“三笔钱”的专业规划。

“道”——面向市场需求 求解个人养老金融破局之道

为了满足客户全周期的养老需求,中信银行推出“幸福+”养老账本,实现一、二、三支柱养老资产归集展示和养老服务一站式办理的账本。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对养老账本的功能、如何护航全周期养老规划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在账本功能中,它全貌展示了客户的养老资产状况,帮助具象化地规划养老储备的“三笔钱”,实现汇总养老资产、测算养老缺口、规划养老方案、提供养老服务。

正如方合英所言,面对国内养老需求从基础“生存型养老”到“生活型养老”的转变,中信银行将坚持国有金融企业使命担当,依托集团内外强大的协同力量,以至诚之心持续陪伴,充盈养老“钱袋子”。

(责编:李思玥、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