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按分钟计算,抢建抗疫用房

2022年04月02日08:33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3月以来,吉林省疫情形势严峻,中国中铁承担起长春市抗疫用房建设的紧急任务。

“我报名!”“我也报名!”“加我一个!”……一时间,报名声响彻位于全国各地的中国中铁旗下单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中国中铁创造了与时间赛跑、与疫魔竞速的“中铁速度”,抢建任务记录时间的方式按分钟计算。

接到支援建设通知后,中国中铁迅速成立吉林省抗疫用房建设指挥部。同时设前方指挥部,督导一线推进长春兴隆山方舱隔离点、二道区隔离点、中韩示范区疫情防控隔离点、汽开区十二马架子屯方舱隔离点4个方舱隔离点建设工作。

飞机停飞,就先飞到邻近省份;火车停运,就开车赶赴;白天没能抵达,就深夜疾驰……中国中铁人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的逆行。

4个隔离点中,长春兴隆山方舱隔离点是长春市最大的隔离点,选址长春市宽城区兴隆岭,目标是在3月24日之前用最短时间完成2400余套隔离房及配套用房建设任务。

顶着巨大的压力,工作组火速组织协调19家下属单位6900余人驰援建设,集中力量在兴隆山打响攻坚战。

3月14至15日,中国中铁调集19家单位,从全国各地,火速集结、星夜驰援。

“党员先锋队”“工人先锋号”“开路先锋”……在东北凛冽的风中,一面面旗帜高高飘扬。

3月19日晚12点前,所有箱体框架拼装完成。

3月20日晚12点前,所有箱体墙板、门窗安装完成总量的一半。

3月21日晚12点前,所有箱体安装完成并就位……

早一分钟建成,就能早一分钟挽救生命。

占地面积14.71万平米的长春兴隆山方舱隔离点,正常来说搭建临时建筑都得1个月以上,更何况中国中铁另外还有3处分布在长春市不同区域的隔离点亟待建设。

快一点,再快一点!施工现场,一排排整齐的大型机械同时进行工作,推土机、挖掘机、渣土运输车在现场来回穿梭,发出震耳欲聋轰鸣声。

白天,建设者们抓紧施工,隔离箱体吊装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晚上,气温骤降到零下13度,寒冷的天气也抵挡不住建设者们的热血和真情。

中铁建工集团的现场管理团队平均每人每天要走2万步,打几十个电话,手机电池在低温下扛不住,只能常备2块充电宝,大家每天休息时间不到4小时。

在前期施工机械紧缺的情况下,建设者靠着肩扛手抬也要奋力攻坚,不少人手上磨出了血泡,但施工进度丝毫未受影响。在最后的攻坚阶段,援建队伍提出“不睡觉、不吃饭,也要完成抗疫用房建设任务”的口号。

援建工地上,大家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到处是车,到处是人。白天,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入夜,灯光如昼、焊花四闪。如果没有站在那里,你永远不会知道,所谓的“昼夜赶工”,那样的夜晚到底有多亮,寒流下的北方户外,有多冷,所谓“中国速度”的背后每一个具体的人的“燃烧”,有多不易。

大兵团作战,决不能出现任何闪失。中国中铁在压缩到极致的有限时间之内排兵布阵。

针对兴隆山方舱隔离用房建设来说,分别有场地平整、基础工程、管道预埋、混凝土浇筑、板房搭设、机电安装、室内装修等十几道大的工序,还不包括几十道小的工序以及工序之间的衔接转换。因此,不同公司、不同专业、不同工序之间的交叉合作是对中国中铁超常规施工管理能力和组织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验。

“再急也绝不能出现人员感染”,要同时打好“防疫战”和“抗疫用房攻坚战”这两场战疫。中国中铁坚持“双管齐下”,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后勤保障组有关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3月24日,4000余套隔离房及配套用房建设任务全部完成。从天空俯瞰,一排排白色集成房屋屹立在黑土地之上,中国中铁出色完成援建任务。长春初战告捷,还未来得及歇息的中国中铁战疫人,又火速踏上了奔赴沈阳抢建方舱的征途……(文字:姜帆 李杨  摄影:张鸿鹄)

 

(责编:王帝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