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三得”的棚改之路

成立于1946年的三岔子林业局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国有森工企业,60多年来一直是“先生产、后生活”“边生产、边建设”,林区基础设施更是因陋就简,历史欠账多,几十年来职工大多居住在低矮潮湿的棚户房里,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近年来,三岔子林业局进行了棚户区改造工程,已有超过10555户林场职工、改制下岗职工和林区农户告别棚户房,乔迁新居,生活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根据规划,三岔子林业局林区范围内的棚户区改造将于2017年结束。 “我们搞棚改,不仅改善了职工‘小、破、散’的居住环境,带来了职工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还赚来了一笔客观的生态账单,更引领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可谓是‘一举三得’。”三岔子林业局副局长刘凤平说。

棚改惠民生 城貌换新颜

曾经‘小、破、散、旧’的居住环境如今完成华丽“蜕变”。截止2013年底,吉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共开工建设1.9亿平方米,使全省295.7万户、887.1万城乡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根本解决,实现了住有所居的梦想。其中,改造各类棚户区1.05亿平方米,使486.2万棚户区居民喜迁新居。圆满完成了城市危房和塌陷棚户区改造阶段性工作任务。 2014年5月,《加快推进新一轮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出台为吉林省今后的棚户改造工作立下了新目标,2014年至2017年,全省将计划改造城市棚户区503万户,基本完成6000平方米以上的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同时,稳步推进林业、国有工矿、垦区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作为一项利民、惠民工程,半年来,棚户区改造在吉林全省各地、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深得人心,也得到了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可以肯定,实施好棚户区改造,必将进一步凝聚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不断把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到广大群众;必将加速城市低收入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也必将有力地促进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城市面貌,实现吉林省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众说棚改

“从没住过楼,赶上了棚户区改造,才能住上楼,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潘大爷 梅河口市和平街道四合社区居民
“这几年棚改,我们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而是按建设中等城市标准,对棚改地块进行整合,制定符合城镇化需要的超前规划,从而打造了梅河口市‘北部新城’。”
李涛 梅河口市棚改办主任
“过去我们那个狭窄的胡同,地面要比家里地面高1.5米,住宅院落地面要比室内地面高半米。冬天屋顶积雪化了,雪水滴下来就往屋子里倒灌。”“一年四季靠生炉子做饭取暖,煤炉产生的灰尘经常弥漫室内,有一次我忘了盖锅盖,锅台上的一盘猪肉炖酸菜落满了煤灰,都没法吃了。”
王晓霞 白山市民
“从没住过楼,赶上了棚户区改造,才能住上楼,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潘大爷 梅河口市和平街道四合社区居民
 
“老百姓的需求很迫切。当地的财力有限,按我们的财力,每年只能完成10万平方米的棚改。但这几年我们自我加压,多方筹措资金,2013年改造了26个地块、45万平方米,解决6540户棚户区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今年,我们争取到10亿元棚户区改造贷款,就可以安排40万平方米的棚改。按照这个速度,利用4年时间,就可以全部完成梅河口市棚户区改造任务。这几年棚改,我们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而是按建设中等城市标准,对棚改地块进行整合,制定符合城镇化需要的超前规划,从而打造了梅河口市‘北部新城’。”— 李涛 梅河口市棚改办主任
 
“过去我们那个狭窄的胡同,地面要比家里地面高1.5米,住宅院落地面要比室内地面高半米。冬天屋顶积雪化了,雪水滴下来就往屋子里倒灌。”“一年四季靠生炉子做饭取暖,煤炉产生的灰尘经常弥漫室内,有一次我忘了盖锅盖,锅台上的一盘猪肉炖酸菜落满了煤灰,都没法吃了。”— 王晓霞 白山市大石人镇国有工矿棚户区居民
 
记者: 张帅 汪东伟
编辑: 张帅 汪东伟
设计支持: 杨溪 李冰 关雪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