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如何為城市空間“幸福加碼”?這個省有了答案

人民網記者 關思聰
2025年09月18日22:46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今年以來,吉林省以圍擋治理為“小切口”,治頑疾、解難題,聚焦“圍而不建”“圍大建小”“久圍不拆”的民生堵點,恪守“能拆則拆、能退則退、能透則透、能用則用、先易后難”准則,靠“拆、退、透、用、留”硬招破局。從“面子”到“裡子”,讓道路更暢通、綠意更盎然、商圈更有活力、人民更幸福。

白城市改造后的公園綠地

白城市改造后的公園綠地

截至9月17日,全省累計已完成治理2164處,釋放城市空間1553萬平方米。改建綠地159處、停車場90處、公園及口袋公園36處、農貿市場11處、夜市早市7處,治理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一幅讓城市有溫度的民生畫卷正徐徐鋪展開!

高位統籌、強化跟蹤 構建系統化治理框架

4月28日,吉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城市圍擋治理通知》,部署啟動全省城市圍擋治理專項行動。

各市州聞令而動,對照“時間表”和“路線圖”,明確目標任務,統籌推進排查、治理與活化利用工作。

各有關部門單位堅持“眼睛向下”,建立“周調度、月總結、階段報告”機制,保障進度可控、問題速解。

遼源市福旺市場圍擋拆除前后對比

遼源市福旺市場圍擋拆除前后對比

同時,吉林省政府督查室牽頭,多次赴各地明察暗訪,建立“省級暗訪抽查+技術骨干排查+綜合督導推進”三維聯動模式,層層壓實責任。

吉林省住建廳會同省政府督查室暗訪治理一線、關鍵區域。省住建廳成立6個常態化巡查組和5個綜合督導組,以專業排查夯實治理成效。

分域分類治理 實現治理效益最大化

在這場“拆圍透綠”的戰役中,吉林省堅持“因地制宜、一域一策、一地一用”的核心原則,長春市、吉林市、延邊州率先發力、做示范,以實打實的治理成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全省圍擋治理提供了有力借鑒。

樺甸市建行后地塊改造前后對比

樺甸市建行后地塊改造前后對比

聚焦“停車難”頑疾,吉林市、遼源市精准施策,將圍擋拆除后改建為便民停車場,既盤活了閑置資源,又有效緩解了區域交通壓力。

通化市、長白山管委會、梅河口市堅守“透綠於城、還利於民”的治理理念,把釋放空間打造成綠地、口袋公園等公共休閑場所,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感。

通化市碧桂園停車場改造前后對比

通化市碧桂園停車場改造前后對比

白城市、四平市利用圍擋拆除優化后的空間,打造早、夜市,既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又拓寬了就業渠道,為提振地方消費全力蓄能。

圍擋治理后的長春市紅旗街商圈,區域通行流暢度顯著提升,實現了“便民利商”的雙重效益。

長春市南湖廣場改造前后對比

長春市南湖廣場改造前后對比

延邊州、白山市、鬆原市在圍擋清理后緊接“環境升級”,同步推進沿街綠化提升,以細致入微的“小而美”改造為抓手,切實提升城市環境舒適度。

錨定治理長效 深化為民實效

9月17日,吉林省住建廳聯合相關部門正式出台《關於加強城市圍擋設置和管理的意見》,明確城市圍擋應設情形、嚴格審批、限期拆除等條件,並對圍擋分類設置、職責分工提出具體要求﹔在科技賦能上,借助大數據、物聯網、無人機巡查等技術,實現圍擋信息實時更新、智能預警,市民還可通過平台反饋問題,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監管,提升治理精准度與效率。

敦化高架橋南側改造前后對比

敦化高架橋南側改造前后對比

下一步,吉林省住建廳將把圍擋治理集中攻堅的“主戰場”轉向常態治理的“深耕區”,通過壓實責任、完善制度、科技賦能,持續為城市空間“提優”、為民生福祉“加碼”。讓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城市發展中感受到更多幸福感、獲得感。

(責編:王海躍、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