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 | 情緒消費需規范

用好公益加光影的力量
胡鬆坤
近期,“光影鑄魂·銘記歷史——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電影公益放映活動”在福建火熱開展。在視頻觸手可及的時代,為何還大力開展公益電影放映活動?
公益電影放映,搭建了一個公共文化空間。夜幕降臨,左鄰右舍圍坐在社區廣場、鄉村空地,共享文化大餐。鄰裡鄉親在光影交錯間拉近了距離。
光影的力量,可以讓主流價值更好直抵人心。福建通過公益放映《古田軍號》《谷文昌的故事》等優秀影片,將主流價值融入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中,在潛移默化中引領文明風尚。同時,公益電影可以讓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更好實現文化惠民。
當前,公益電影放映仍存在設備技術更新滯后、片源類型單一、專業人才儲備不足、服務能力受限等問題。期待各方共同努力,突破瓶頸、優化機制,讓文化之光更好照亮基層。
(摘編自《福建日報》,原題為《如何讓公益電影放映更有價值》)
情緒消費需規范
潘鐸印
近年來,情緒消費悄然興起,正成為消費新熱點。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和服務的情緒價值,希望從中獲取精神滿足。
蓬勃發展的同時,情緒消費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打情緒價值的商品琳琅滿目,價格從幾元到數萬元不等,但少數商品有害物質超標,還有一些涉嫌侵權仿冒。價格不透明、虛假宣傳誘導消費、過度營銷等情況也時有發生。這損害了消費者權益,擾亂了市場秩序。
引導情緒消費健康發展,補齊制度短板、監管漏洞是關鍵。相關部門應完善制度規范,明確產品分類標准和行業監管責任。企業要強化自律,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真正以巧思和匠心打造具有人文內核和情感內涵的產品和服務。消費者也要增強辨別能力,避免盲目跟風,選擇真正適合且需要的產品和服務。
情緒消費是消費市場升級的方向之一。面對新機遇,應加快構建友好消費環境,在更好滿足新需求中釋放更大潛力。
(摘編自《吉林日報》,原題為《補齊情緒消費的制度短板、監管漏洞》)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2日 0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