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司法廳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一條熱線連民心 融合聯動解民憂

“16個月內130通電話,幫助我解決了困擾多年的問題,你們辛苦了!”吉林省公共法律服務聯合運行管理中心,居民王女士向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此前,王女士出借給朋友17萬元,到期后借款人一直拖延不還。經過維權勝訴后,王女士卻發現被執行人名下沒有財產。
這樣的情況讓王女士不知所措。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撥打了吉林省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積極配合執行人員查找財產線索。”“查查被執行人是否有轉移財產的行為。”……熱線那頭,總有悉心提供建議的律師聲音。
最終,在52位接線律師的接力指導下,這起糾紛得到解決。
“隨著法治建設的不斷深入,人民群眾遇事找法的需求日益增長。”吉林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處處長馬天光介紹,為破解公共法律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優質法律服務資源相對集中等難題,吉林省司法廳與省內各市(州)聯合共建公共法律服務“省市一體化”新型運行管理機制,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水平整體提升。
2020年10月,吉林省司法廳統籌合並全省公共法律服務平台熱線,組建數百名執業三年以上的專業律師人才庫,將優質法律服務資源匯集到一條線上,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熱線服務。
“既關注‘最初一公裡’,做好群眾問題咨詢服務,更要聚焦‘最后一公裡’,讓群眾的訴求得到響應。”馬天光說,通過建設“法律援助”工單系統,線上線下多平台融合聯動,實現對群眾法律問題的融合追蹤、落地見效。
去年,家住白城市的殘疾人張女士駕駛“代步車”走在非機動車道上,突然被后方車輛超速追尾。交管部門認定,張女士駕駛的車輛不符合法定的殘疾人代步車標准,應定為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存在影響安全駕駛和非法佔道的問題,需承擔事故主要責任。面對對方7萬元的索賠訴求,張女士倍感無助。
“多虧公共法律服務提供幫助。”張女士說,撥打吉林省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后,接線律師耐心指導,並為其申請了法律援助。線下,法律援助律師與張女士面對面分析案情,圍繞責任認定、賠償標准等問題,制定了援助方案,最終促使張女士的糾紛得以妥善化解。
平台屏幕上,吉林省公共法律服務一體化平台刷新的一條條工單數據背后,是吉林省司法廳有效整合省內1.6萬余家法律服務機構、7.2萬余名法律服務人員,組建起的一支專業強大的公共法律服務隊伍。通過全省1014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站),實現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公共法律服務平台。
“如今,依托公共法律服務一體化平台上的數據,還能把共性問題進行梳理,從解決一件事,推動辦好一類事。”馬天光介紹,未來,吉林省司法廳將持續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化解社會風險、助推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31日 1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吉林白城:鹽鹼地上育新綠
- 人民網白城7月30日電 (記者李洋) 盛夏時節,走進吉林白城大安市樂勝鄉的田間,可以看到一處“奇景”:相鄰的兩塊地,一塊是荒涼蕭瑟的鹽鹼地,另一塊卻是生機勃勃的高標准農田。這是當地下大力氣開展鹽鹼地綜合利用的結果,如今,荒灘正在加速向糧倉轉變。…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