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電商人才“強磁場” 激活數字經濟新引擎

“這是我們吉林本地的特色產品……就希望把品質最好的產品推薦給全國各地的朋友們。”在通化師范學院,直播電商創新創業訓練營深受學生歡迎。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化身“新主播”,面對鏡頭反復試播演練,精進直播話術、文案寫作等核心技能。
面對數字經濟浪潮席卷全球,新電商產業成為區域經濟競爭的新賽道。新電商的競爭,本質是人才的競爭。吉林省敏銳洞察這一趨勢,近年來,立足資源稟賦與產業特色,吉林省通過政策扶持、校企聯動、實訓賦能等舉措,全力構筑新電商人才的“蓄水池”和“強磁場”。
在吉林青年創業園淨月園區和北湖園區,入駐企業可享受免費辦公場地及工商、稅務代辦等“一站式”服務﹔全省 37 家青年創業園已成功孵化 240 家電商企業﹔團省委聯合吉林銀行推出的 “新電商﹒麒麟貸”,已發放貸款 3240 萬元……
為助力新電商企業成長,激發青年電商熱情,共青團吉林省委指導成立了省市兩級青年電商協會組織,搭建青年電商展示交流、互促共進的平台,舉辦吉林青年電商大會、“青耘吉林”直播季等活動,邀請MCN機構、網紅達人分享實戰經驗,吸引上千名電商青年參與。依托青年電商實訓基地,連續舉辦七屆青年電商人才訓練營、青年電商創業交流會暨電商人才培育等培訓實踐活動,累計幫助超2萬名青年提升新電商技能。
此外,團省委還依托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項目,面向吉林省172個邊境村的1511名志願者,開展“戍邊俠”電商助力興邊富民行動,打造“戍邊俠”產品品牌和營銷矩陣,服務志願者營銷推廣邊境地區農特和文旅產品,為邊境地區發展建設注入青春動能。
“此次培訓感受到吉林省對數字經濟和電商平台的大力支持,讓我對電商有了新的認識,受益匪淺。”“這次培訓讓我看到了電商行業的廣闊前景,萌生了投身電商的念頭。”
今年4月,由吉林省委網信辦、團省委、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商務廳聯合開展的“先生向北 青春聚吉”2025年吉林省高校畢業生“學電商促就業”專題培訓正式啟動。電商專家、創業先鋒、網絡達人和平台講師受邀開講,足跡遍布省內6個地區、42所高校,線上線下約1.6萬人次參與。
針對性極強的10期的專題培訓活動干貨滿滿,形成了“平台運營+產業深耕+跨境拓展”的全維賦能矩陣,既有聚焦電商運營技巧的實操課程,也有解析行業趨勢的專題講座,讓參與者快速掌握新電商領域的核心技能。
培訓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培訓非常“解渴”,為他們的職業規劃打開了新思路。
新電商領域的人才培養,需要企業和高校的精准對接。
派遣運營專家入校授課,讓課堂內容與行業前沿無縫對接。阿裡巴巴國際站渠道商吉林省滿天欣科技有限公司與吉林省內多所高校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電商人才培養新路徑。
該公司聯合吉林工商學院、長春光華學院等高校定制課程,與吉林大學、吉林財經大學等10余所高校共建實訓基地,推出多元化實習項目,累計開展600余場培訓,覆蓋6萬余人次,帶動2萬余家企業觸達跨境電商領域。
此外,該公司打造的“709大學生創業工坊”項目成效顯著,結合吉林省跨境電商9大產業需求,為企業輸送了千余名跨境電商人才,成功孵化了20多家大學生創業公司,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精准匹配。
持續加碼的人才建設投入,正轉化為吉林省新電商產業蓬勃發展的強勁動力。一批本土網紅主播嶄露頭角,吉林大米、長白山人參、延邊辣白菜等特色產品通過新電商渠道暢銷全國。更重要的是,人才的集聚效應帶動了配套服務業的興起,物流優化、內容制作、技術服務等產業鏈條日益完善,產業生態步入良性循環。
厚植沃土,方能英才輩出。吉林省以系統思維和創新舉措打造的新電商人才高地,正成為驅動產業蝶變、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這片黑土地上,人才活力競相迸發,數字經濟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