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9%,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17.1%——
“轉”出澎湃新動能

白山鬆水,“新”意盎然。
一季度,全省經濟新動能成長壯大,轉型升級態勢不斷顯現,點燃了經濟騰飛的新引擎,成為創新驅動的先鋒、全面振興的希望,為吉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縱觀全省汽車、醫藥、裝備、食品、石化、原材料等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巨變比比皆是——
中車長客制造的CR400BF-GS型復興號技術提升智能動車組,在吉林省正式投入運營,配備車載傳感器、通訊系統、控制系統以及車載娛樂系統等尖端技術﹔
長春富維東陽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建成“省級數字化示范車間”,每名工人平均每天節約工作時長3.39個小時,庫存佔有率降低70%以上,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
凌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自主創新,在盾構機刀具等領域實現領先后,又研發了軌道交通主軸承與風電主軸承,目前已投入生產,性能指標超越國際同類產品﹔
汽車產業表現尤為值得一提。一季度,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24.7%,背后是中國一汽在產品創新、數智賦能、綠色發展、開放合作、海外突破等領域全面發力,實現首季“開門紅”。
今年,吉林省還將繼續專項支持一批“智改數轉”示范項目,培育認定一批示范工廠(車間),打造智能制造標杆示范,加快構建“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的梯度改造機制,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和制造業發展新動能。
強大動能的轉變,不僅體現在量,更體現在質。一季度,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9%,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14.4%,比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17.1%,比去年同期提升1.8個百分點。
如今,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生機勃勃,以強大生機與活力,在高質量發展中擔當起更重要的角色,讓綠色成為經濟動能的新底色——
吉電股份白城分布式發電制氫加氫一體化示范項目,年可制綠氫295噸,可滿足50輛氫能大巴年用氫量需求,每年節約標煤約5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萬噸﹔
遠景科技集團正在打造氫氨醇一體化示范項目,總規劃年產60萬噸零碳氨、30萬噸綠色合成甲醇,自消納比例可達80%以上﹔
百億級項目吉電能谷鉛碳電池生產和廢舊電池綜合利用項目投產﹔
吉林大學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白城電化學儲能技術研發基地,重點開展鉛碳電池開發研究,解決規模化制備和過程放大等產業化瓶頸問題。
一個地區轉型升級動能之變,必然依托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在科技創新環境的打造上,吉林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推動“氫能驅動城際市域列車”“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光電材料及器件”“人參產業”等第二批8個聚力攻堅專項26個課題的評審論証,預計總投入6.91億元,其中帶動企業投入4.68億元﹔
新型OLED顯示關鍵材料技術開發與產業化重大科技專項通過專家組驗收,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出OLED發光材料批次穩定量產工藝,形成年產發光材料3000公斤的生產能力,累計為企業實現產值4.64億元﹔
《吉林省全面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改革實施方案》出台,深化利益分配與激勵機制改革、加快形成推動職務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快速轉化的新局面﹔
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再貸款工作,建立基於創新積分的企業信用新模式,截至今年3月,為36戶企業授信16.74億元,為23戶企業貸款2.20億元﹔
創新體制機制,帶來了豐碩成果。一季度,全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捷報頻傳:
新型OLED顯示關鍵材料技術開發與產業化重大科技專項通過專家組驗收,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7件,其中授權9件﹔
吉林大學在氫基超導體中氫缺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首次在高壓下Nb-H體系中獲得了氫空位存在的確切証據﹔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在寬光譜光電突觸器件研究中取得進展,未來有望在人工智能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
……
創新環境持續向好,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成果轉化效率倍增。放眼全省,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核心技術上實現創新引領、對接產業鏈條,促使自身發展韌性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持續提升。
一路向“新”,奔騰前行。一季度“熱騰騰”的數據背后,是吉林大幅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力求實現新質生產力的加快發展、乘數式躍升、指數級增長。吉林正加速催生著新質生產力涌流,以澎湃的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向著新的發展目標大步邁進,奮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記者華泰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