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破題,四平市錨定“新招商”激活新動能

招商引資是經濟工作的“牛鼻子”和“生命線”。
近日,《吉林省招商引資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印發,為全省招商引資工作注入新活力。四平市行動在前,聚焦改革、創新開路,建立“市級主導、縣級主責、開發區主業”的招商工作體系,全力推動招商引資綜合改革落地落實。
機制創新,構建“大招商”格局
“抓招商就是抓發展、抓招商就是抓未來!”四平市委常委、副市長羅生存說,四平市以認識的再提升,構建“大招商”格局。
《吉林省招商引資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第一條便是“構建招商引資網絡體系”:建立新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建立投資促進網絡,壓實各方招商責任。
在此次招商引資改革中,四平市在機構設置上保留全市招商引資領導小組,機構改革增設唯一政府組成部門市經濟合作局,成立正處級事業單位市投資促進中心,市本級專職招商人員由8人增至67人,在全市5個縣(市)區同步組建投資促進中心。
不僅如此,還在北京、上海等6省市設立駐外招商聯絡處,建立境外經濟合作專班,推動內資外資雙向招引,積極構建市級領導帶頭、市直部門協同、縣(市)區一體、開發區聯動的“大招商”格局。
招商引資不是某個部門的“獨角戲”,而是全市上下協同的“大合唱”。四平市這一改革直接呼應“構建招商引資網絡體系”要求,創新招商機制,拓寬招商渠道,改進招商方式,全面推動以機制創新破局、以實干爭先、以創新制勝,打好招商引資“主動仗”“翻身仗”。
改革突破,激活“主戰場主陣地”
思想一變天地寬,這句話用在四平的招商引資工作方面十分恰當。
《吉林省招商引資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印發以來,四平市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聚焦全市開發區發展瓶頸,以改革的再突破,激發開發區“主戰場、主陣地”作用。
四平紅嘴經濟技術開發區順勢而為、借勢而進、造勢而起、乘勢而上,在“謀、挖、准、優、盯、通”這六個字上下功夫,狠抓招商引資,不斷增強發展后勁。
“我們將大力推行‘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著力破解招商困境,激發市場活力。”四平紅嘴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劉鑫表示,在具體路徑上,將不斷增強自身造血功能,打造資本平台招商,探索資產入股和引入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實現以投促招,助力招商引資工作市場化、專業化。
劉鑫說:“我們正在完善新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注重實績考核,將重點向主責主業傾斜,進一步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
打破“鐵飯碗”“大鍋飯”,變“鐵工資”為“活薪酬”,四平紅嘴經濟技術開發區健全內部考核體系,將考核結果落實到人頭,體現到績效工資上。“根據個人考核結果,按照不低於3%的比例,實施末位淘汰制,對連續兩年考核末位人員予以解聘,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用人環境。”劉鑫說。
服務優化,打造投資興業“強磁場”
項目簽約只是開始,落地見效才是關鍵。
4月10日,“浙企進四平”企業家交流會成功舉辦,浙江企業及商協會嘉賓代表55人,實地考察吉浙對口產業園、紅開區、經開區等園區建設情況,推動吉浙農貿物流中心、百貨大樓招商運營合作等項目達成初步意向,寧波吉林商會與四平浙江商會簽訂友好協議,為區域合作注入新活力。
“營商環境優良,資源要素充沛,發展勢頭良好、前景廣闊”是浙江企業及商協會嘉賓代表們對四平市的感受,四平市反饋給廣大企業及企業家的則是“建立招商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
此前,對口合作開展以來,梨樹華統、實達服裝、世寶機械、運達風電、寶捷藍城及納愛斯等6戶浙企在平投資9個項目已落地開工,持續推進合作項目27個、簽訂合作協議40余項。
“我們圍繞謀劃、洽談、簽約、落地做好全流程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更多企業安心落戶。”羅生存說,緊扣“6+5+N”現代化產業指導目錄,四平市將發揮產業指導員和大數據平台作用,精准繪制產業鏈圖譜,加快產業集群發展。
改革破局,實干興業。以《吉林省招商引資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為指引,四平市將乘勢而上,以更大力度推進招商引資工作,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優質服務為保障,讓四平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創新創業的高地,為吉林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