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唱好創新“重頭戲” 奏響保護“最強音”

人民網記者 李洋
2025年04月23日14:47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性資源,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作為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建設重點城市,長春市在知識產權法治化建設、全鏈條保護、體制機制改革、重點工程建設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

2024年,該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34萬件,同比增長20.5%﹔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額達到4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200戶,增長14%﹔“專精特新”企業突破2000戶,增長43.3%。規上高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3.5%,對規上工業貢獻率達到86.6%。

知識產權“高分答卷”,顯示著創新活水源源不竭,托舉起枝繁葉茂的產業森林。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萬木競秀,秘訣是什麼?

推動研發,悉心“培土”,為種子萌芽打好基礎。

法治化建設持續優化。過去一年,長春市啟動《長春市知識產權保護與促進條例》立法工作,並列入2025年立法計劃,現已完成立法調研。《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工作規范》《專利申請預審規范》等5個知識產權標准通過立項審批。編制《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提示》等13類普法手冊。在吉林省率先制定實施《關於加強知識產權檢察依法融合履職的工作指引(試行)》。

促進創新主體能力提升。開展研發運營類導航和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項目的驗收結題、指導37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並完成存量專利盤點工作、組織全市2800余戶科創型企業在國家專利盤活系統(平台)建立賬號,拓展專利信息共享渠道、推薦吉林大學等11家單位獲批吉林省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用心用力為創新主體提供“滴灌”式服務。

真金白銀護航創新發展。根據《吉林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補助實施細則》文件精神,長春市知識產權局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聯合貼息試點工作,省、市按照1:1的比例分擔補助費用。2024年,經過企業申報、省廳組織材料審查、專家評審等程序,為全市40家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企業發放貼息補助325萬元。

促進轉化,注重“鬆土”,為萌芽拔節清除障礙。

深入開展“知識產權+”服務專項行動。從企業需求的角度出發,採取“一企一策一專案”的方式為知識產權優勢示范和“專精特新”企業解決知識產權問題980個。統籌標准、計量、檢驗檢測與認証認可、市場准入等方面的服務職能,組織領導干部包保企業,帶頭深入企業問計問需,面對面收集問題,點對點解決問題。精准整合服務事項,以清單提供服務項目,按需實施知識產權、質量基礎等“一攬子”解渴式專業化包保服務。

優化知識產權綜合服務體系。建設知識產權服務大廈,引進各類服務機構99家,服務范圍覆蓋全市重點創新型企業75%以上。服務專精特新企業423家,高新技術企業1058家,服務范圍覆蓋全市重點創新型企業75%以上,為298家企業開展了知識產權貫標業務,為534家企業開展知識產權托管服務。

強化監管,有效“夯土”,共護樹苗茁壯成長。

提升行政保護效能。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納入長春市市場監管十大重點領域開展常態化監管。開展知識產權保護、農作物種子打假、“龍騰2024”等專項整治行動,形成全市打假高壓態勢。建立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司法確認”機制,共辦理案件15件。

加大司法保護力度。開展“昆侖”專項行動,辦理案件47起,涉案金額1980余萬元,打處人犯42人。受理知識產權案件783件﹔接收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調解案件902件,建立知識產權檢察綜合保護中心,市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被確定為全國知識產權檢察辦案聯系點。

建立監管新機制。通過建立“提級管轄+示范判決+訴前、訴中調解”機制。對批量案件進行提級管轄,形成示范判決,共受理提級管轄案件267件……如今,長春市知識產權保護的籬笆越扎越密,創新主體就有正反饋,創新活動就有充足熱情。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長春市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春市將以更高標准打造知識產權強市,持續放大知識產權在激勵創新、擴大開放、促進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動創新成果加速向新質生產力轉化。

(責編:李洋、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