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鬆花石”產業 千年瑰寶煥發時代新輝

長白山脈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鬆花石無疑是其中閃亮的“石中瑰寶”,地處長白山脈核心區域的通化,也正在通過保護、創新與產業化發展,將鬆花石產業打造成為當地文旅融合的亮麗名片。
位於通化市二道江區的通化鑫鴻鬆花玉石有限公司正在抓緊打造鬆花石企業展館,相關布展工作已經接近尾聲。鬆花石是清代皇家御用硯台的核心石材,由於石質溫潤如玉、紋理天成,頗受市場青睞。為了發展鬆花石產業,企業不僅制定了“鬆花石”觀賞石鑒評行業標准,和“鬆花玉石”鑒定團體標准,獲得國土資源部和中國觀賞石協會批准發布,還對通化縣大安鎮西岔鬆花玉石礦進行了勘探,查明鬆花玉石礦儲量6054.6萬噸。
今年,企業還將鬆花石開採礦種由泥灰岩提升為玉石,這是全國唯一已探明的鬆花玉石礦。佔全國泥灰岩和鬆花玉石整體儲量的80%以上,儲量規模位居全國第一位。而在通化縣大安鎮湖上村的鬆花石老坑遺址,正是清代皇家御硯石材的開採地,隨著當地對鬆花石老坑遺址的保護與開發,當地村民實現了從“靠山吃山”到“點石成金”的蛻變,匯聚在通化縣大安鎮鬆花石文化產業園的數百名匠人,開發出了硯台、茶具、擺件等千余種文創產品,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結合,並通過“傳幫帶”模式培育了39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
通化市鬆花石硯雕刻技藝傳承人鞠展鵬介紹,目前鬆花石硯已經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化市被評為鬆花硯之鄉,相比於其他的硯種,鬆花硯的顏色比較豐富,出來的效果也是非常好。鬆花石是不可再生資源,價值近年來也在逐漸提升。
通化市提出“保護為先、傳承為本、開發為要”的發展方針,推動鬆花石與旅游、教育深度融合,相繼建成多個鬆花石主題博物館,設立非遺影雕工坊,並舉辦文化旅游節、研學活動,年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通過“輕量化、時尚化”產品開發策略,推出文具、飾品等衍生品,讓鬆花石走進千家萬戶。同時,深化“鬆花石+”產業鏈,開發數字文創、沉浸式體驗項目,推動“石旅融合”新模式。
來源:通化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