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民營經濟觀察①|三重視角看通化營商環境向更優進階

營商環境像個大磁場,哪裡營商環境好,資金就往哪裡投,企業就往哪裡落,人才就往哪裡流。
“七色之城”通化近年來狠抓營商環境,效果如何?今天,我們就通過這三重視角去考証。
資金投向通化了嗎?
“三個千億級”齊頭並進、產業規模實現高速增長。就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通化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73.8億元、增長26.3%,民間投資佔比和爭取資金額度居吉林省前列。
亮眼的數據歸功於當地的好政策。好政策是“及時雨”,也是“定心丸”,能夠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也能讓企業家安心在此放手拼搏。
俯瞰通化市。圖片來源:通化市人民政府網站
為持續建設一流營商環境,通化市在政策的針對性、精准性、有效性上下功夫,在吉林省率先出台《營商環境優化行動重點任務方案》,聚焦進一步優化政務、法治、市場、要素、信用和開放6個環境,制定48項重點任務,細化79條優化舉措,確保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環環相扣、層層推進、事事落實。
培育一流營商環境,“法治”是繞不開的關鍵詞。《方案》完善了行政裁量權基准制度,梳理歸納了21個執法部門的186項1034條行政裁量權。動態調整行政執法“四張清單”,編制“首違不罰”清單,全面落實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制度。
好政策與“硬”環境傳遞著當地咬定青山不放鬆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也為激發經濟活力、提振發展信心提供了強大動力。
總投資3000萬元的恆泰節能設備生產線建設項目,日前剛剛完成竣工驗收。“通化的速度,為企業搶出來了發展的黃金時間!”通化恆泰汽車節能減排設備安裝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金亞洲對通化市持續創優營商環境,助力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的高效服務點贊。
“項目建設之初,從立項到辦完施工許可,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為盡快投入生產,我們來到政務服務中心申報竣工驗收,工作人員耐心指導如何申報,積極協調各審批部門,整個竣工驗收辦理比預期提前一周完成。”金亞洲說。
據悉,為持續優化服務周到、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通化市加快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在吉林省率先推進22個“一件事”實質運行,“一件事”平均較法定時限壓縮71.9%,申請材料壓縮44.8%,跑動次數壓縮81.48%。
企業深耕通化了嗎?
2024年,通化市民營經濟經營主體突破16萬戶,新登記經營主體1.5萬戶,民營經濟稅收貢獻率超過70%,新增“四上”企業40戶,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我認為,通化市的營商環境是一直走在東北地區前列。”通化市人大代表企業家經濟發展促進會會長、修正藥業集團黨委書記修來春說,重商之地匯大企,正是因為優秀的營商環境,讓通化走出了一批響當當的知名企業。
作為全國首個“中國醫藥城”,吉林省“長遼梅通白延醫藥健康產業走廊”的千億級制造核心。通化市正以營商環境這張“王牌”壯大醫藥產業規模。如今,業務全國遍地開花,但一直扎根於通化的修正、東昌區的萬通、二道江區的金馬、通化縣的東寶、集安市的益盛、柳河縣的紫鑫、輝南縣的長龍,這些龍頭藥企構建起“東北藥谷”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盤。
企業的持續深耕與扎堆涌入,離不開政府用心、用情、用力的付出。通化市廣大干部用“辛苦指數”換“發展指數”,建立“市級領導+部門”包保機制,主動靠前服務,通過聯席會議、幫辦代辦、“一項一策一團隊”等措施,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強化涉企政策宣傳。
中溢集團(吉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受訪企業供圖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企業有事第一時間解決,把企業的發展當做頭等大事,通化做得很好!”中溢新能源董事關寶樹說。
位於通化市柳河縣新材料產業園的中溢集團(吉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及石墨制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目前該公司已建成年產30萬噸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系列、年產15萬噸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全規格系列和年產15萬噸石墨方、坩堝等石墨制品系列生產線。
“主要領導帶著主要部門現場辦公,協調解決土地供應、電力保障、周圍基礎設施建設等,讓兩個項目都提前一年建設完畢,為我們減少了建設成本,提前帶來了效益。”關寶樹欣慰地說:“我們已經實現了生產‘不落地’,預計項目達產后,年銷售額將達到240億元。”
人才涌向通化了嗎?
2024年,通化市以優質的營商環境,通過“學子歸巢”“學子興企”累計引才1265人,發放“英才卡”623張,一批高質量人才在山城通化扎根發展。
“若不是因為那場招商引資會,我可能還未涉足到山海關外。”吉林龍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石艦文把與通化的結識稱之為“緣分”。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龍翼航空科技2024年落戶通化市,其生產的工業無人機應用覆蓋多個領域,可與多行業融合發展。目前,吉林龍翼航空年產5000架無人機生產項目正式達產,輻射東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在招商引資會上,我們就感受到了通化市招商工作人員的熱情。后來,我們經過多次考察和實地調研,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通化市的超前服務。”石艦文表示,在考察過程中,通化陸港經濟開發區的工作人員便帶其對接了通化市的多個相關部門,並做好了多個項目的前期洽談。
“正是因為這種服務,這樣的熱情,讓我感到家一樣的溫暖,我想在這樣扎根拼搏。”石艦文說。
優化服務,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圖片來源:通化市人民政府網站
傾心引才,暖心留才。近年來,通化市把優服務作為留住人才的保障,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環境。建立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優秀人才制度,成立吉林省首家人才服務局,設立高層次人才服務窗口、門戶網站和服務熱線,讓各類人才干事有舞台、成長有空間、發展有未來。
秉承著“把企業事當家事,把企業家當家人”的服務理念,通化市還設立企業家日,連續13年組織開展“企業家節”系列主題活動,表彰為全市經濟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企業家。讓企業家在落戶、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便利化服務。
“一系列人才新政的相繼出台,這給我們企業家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我一定會扎根通化,做好生產銷售,更好地為通化綠色轉型做出貢獻。”感受著愛企惠企的暖心之舉,域外投資企業、通化利君藥業董事長張付理,逢人就夸是通化好的營商環境才給企業帶來了發展活力。
“企業是通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石,企業家是通化最寶貴的財富。”通化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化市將繼續厚植營商環境沃土,竭力提供優質服務,讓廣大企業家朋友放心投資、順心發展、舒心生活。
政策好、環境好,企業才會好﹔企業好,產業好,通化才會好﹔企業強,產業強,通化才會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