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特色小干菜成鄉村振興大產業

2025年03月13日09:21 |
小字號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公主嶺市環嶺街道火炬村盡是一片繁忙火熱景象,在村干菜廠內,村民們正忙碌地將土豆干、地瓜干、白菜干、豆角干等進行包裝。村部電商直播間,黨支部書記王曉丹正在向全國消費者熱情推銷各種干菜,小小干菜從這裡走向全國人民餐桌。

“以前園子裡的菜只是為了自己吃,現在不一樣了,村裡建了干菜廠,把我們的蔬菜加工成干菜,還成了市場的‘香餑餑’。”村民於桂萍說。

在東北,為了保存食物,很早就有了晾晒干菜的習俗,在保鮮之余,也曾意外地讓人們獲得了與鮮食截然不同、有時甚至更加醇厚鮮美的味道。

時至今日,這些被時間二次制造出來的食物,依然影響著很多人的日常飲食,並且蘊藏著人們對於滋味的某種特殊感觸。環嶺街道敏銳地嗅出商機,結合發展庭院經濟政策,由村黨支部牽頭,籌集20萬元資金建立干菜加工廠,大力發展干菜產業。以“黨支部+公司+農戶”模式,形成村民負責種植蔬菜,村辦企業負責收購、加工、銷售的經營方式,引導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田間地頭種植蔬菜。

村黨支部副書記魏連福說:“干菜廠的建立,不僅解決村民蔬菜銷路問題,也為發展庭院經濟提供助力與保障,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提高庭院土地利用效率,增加村民收入。”

王曉丹在快手短視頻平台有130余萬粉絲,通過快手等電商平台,將火炬村的干菜銷售到了全國各地。

王曉丹介紹,一季度線上線下銷售量達3500公斤,銷售額達10余萬元。除了傳統的干菜產品,火炬村還計劃開發多樣化產品,如干菌類、醬菜類等,以豐富產品線,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同時,通過品牌化戰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干菜產業的發展,村裡已制定集體經濟倍增計劃,提出“院景共繪·鄰裡創富”發展思路,著手引進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精進干菜的制作工藝,提高產品質量,確保干菜的安全性和營養價值,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集體經濟發展成果。

如今,干菜廠帶動農戶232戶,佔全村66.8%。預計今年可帶動每戶增收1000元以上,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以上。

來源:公主嶺市委宣傳部

(責編:王海躍、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