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吉林“零工快車”發車!71個驛站架起就業“高速路”

2025年02月14日16:04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2月12日,吉林省2025年“春風行動”啟動。當天,遼源市零工市場內,遼源市2025年“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同時進行。上午九點多,遼源市零工市場門前求職者三三兩兩互相交流。走進大廳,兩側一字排開的各企業招工展位中間,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大家走走停停,碰到感興趣的工作崗位就上前咨詢。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正好過年回家來看看遼源有沒有啥適合我的工作,還是在家跟前工作舒服。”遼源市民劉先生咨詢了一圈下來,找到了好幾個適合自己的工作,“以前總認為去外地打工賺錢,沒想到家門口也有不少好工作。我已經把心儀的幾個工作崗位信息都拍下來了,回家再考慮考慮,從裡面選一個,今年就在家不走啦。”

“如此規模的零工招聘是隻有今天一天嗎?還是平常也有?”

“我們常年都在這招工,每周一天,一般是周三或者周四,日子定好了都會通過公眾號等平台告知大家。”招工企業的負責人回答道。

打造靈活用工“一條龍”服務,多渠道支持靈活就業,遼源市只是吉林省的一個縮影。

因地制宜,讓就業更靈活

近年來,吉林省充分考慮區域就業規劃、產業布局,結合需求便利、季節時令等特點,分類建設綜合性、區域性、特色性的零工市場。

白山市渾江區的利安花園小區居民牆設零工信息欄、通化市東昌區在萬達廣場和建行網點建的零工驛站等,都是吉林各地因地制宜打造零工市場的創新舉措。

長春則按照“零工聚集在哪裡,市場(驛站)就建設到哪裡,服務就保障到哪裡”的建設思路,積極構建“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四級靈活用工服務體系,通過“一心多點、心點聯動、全域覆蓋”的網絡聯動方式,以點帶面、將靈活用工服務業延伸至區(縣)特色零工市場、街道(鄉鎮)零工驛站、社區零工服務點。

此外,零工驛站還為靈活就業人員和用工主體提供常態化就業服務和“一對一”職業指導服務,也為勞務人員提供臨時飲水、避雨、熱飯、充電、休息等服務,搭建了兼具政策解讀、法律咨詢、辦事指南、歇腳休憩等多功能的綜合性平台。

創建線上平台,讓就業更便捷

為實現零工人員從被動蹲活、等活到指尖上主動挑活、選活,吉林省各地依托“96885吉人在線”服務平台,積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零工市場,研發推廣微信小程序,以公益性服務為主導方向,兼顧社會化服務效益,為靈活就業和用工主體提供信息化服務。

以數字賦能,延伸服務觸角。白城市洮北區推廣線上網約零工市場平台建設,形成線上和線下“你就業,我來幫”大格局。依托“96885”吉人在線平台和“職業介紹線上服務系統”微信小程序,使企業和求職者隻需注冊登錄“洮北零工”小程序,就能在手機上發布和尋找零工崗位。這不僅讓廣大靈活就業人員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取豐富的就業崗位,各用工主體也可通過平台發布用工崗位,滿足“即時快招”的線上服務需求,逐步建成讓就業者安心、用工者放心的對接港灣。

此外,“通化零工”、長春新區“吉人共享零工市場”等小程序,已實現供需智能匹配、平台結算、社區空間、零工保險、在線法律援助等功能。據統計,全省各求職小程序注冊人數累計已超4萬人。

拓展服務功能,讓就業更溫暖

近年來,吉林省通過強化崗位歸集、供需對接、技能培訓、困難幫扶等服務,動態掌握零工人員的基本情況和需求。同時,健全完善“1+N”(1個零工市場加N個零工驛站)服務功能,推進零工服務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困難群體傾斜。截至目前,全省累計1.62萬人參加就業創業培訓,幫扶困難零工2373人。同時,吉林、四平、遼源、鬆原、白城、延邊州6個地區,出台了零工市場規范化建設的服務標准。

吉林市零工市場全部達到“有標識、有分區、有設施” 三有標准,重點提供“七個服務”,即信息發布服務、線下對接服務、線上對接服務、政策咨詢服務、技能培訓服務、就業援助服務、勞動維權服務。截至目前,共達成就業意向3860人,對接成功2885人。

通化市“X項特色服務”保障零工各項權益。組織開展“送崗到鄉、趕集直招”“就業援助月”等靈活多樣的招聘活動﹔“通化零工”小程序增設培訓指導模塊,設置技能培訓、崗前培訓、培訓考試等內容,並根據“點單”需求,線上學習授課視頻﹔專門組建法律服務團隊,線上線下為零工提供法律咨詢、協商調解勞務糾紛等綜合維權服務……

為提升服務質效,敦化市零工市場引入“標准化+”理念,投入近12.5萬元增設服務設備,採用“政府+機構”的運營模式,引入第三方服務機構進行科學管理,確保市場運營的穩定性與專業性。同時,市場還突出“互聯網+”思維,提供“一站式”和“不見面”服務,線上線下同步推進,構建多元服務體系,極大提升了服務效率與用戶體驗。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靈活就業方式已成為勞動者就業增收的重要途徑,而各地的零工市場對拓寬靈活就業渠道、健全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具有重要作用。眼下,吉林全省正努力將服務觸角延伸到最基層,打造覆蓋全域的“家門口”就業人員用工服務平台。71個零工市場架起就業連心橋。

(責編:王海躍、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